
藻礁公投案意見發表會,東海大學教授林惠真提出三接案封閉海域,可能升溫3.5度,形成三接海鮮湯。
中油在晚間立即發出新聞稿,指出「公投說明會不應公然造謠,三接所排是冷水,不可能變海鮮湯」。
問題是,中油的跳針回答,讓人無言以對。

林惠真教授發言所提,指的是大潭電廠的溫水排水口,排出的是溫水,依照環評報告數據,溫水出水口附近升溫達3.5度,往遠方遞減,但是遞減有限,可能對生態造成影響!
大潭電廠的溫排水口造成海域升溫,不是空穴來風,而是有模擬數據(見上圖),依照潮位高低,有著不同溫差,低潮時500m升溫達3.47度。
中油卻回答成,三接接收冷凝液化天然氣,排出是冷水,根本答非所問,誤導社會。甚至在下文才說明,「排放口500m溫差不得超過四度」,不就是承認林惠真教授所言升溫3.5度的真實性。

大潭電廠溫排水的現象,照片顯示大面積乳白水色,就是由大潭電廠溫排水口所排溫水,已經讓海域變色,面積相當廣大。

現今,環團、學者所擔心,過去沒有三接圍堤,海水流通,但是一旦三接興建完成,海域就封閉,會不會不利降溫?
三接案一改再改,拿出政府宣導的三接最終再外推版來看,溫水排水口緊臨G2區,旁邊就是G1區,大潭藻礁生態最好區域,也是多杯孔珊瑚所在地。
依照三接工程圖位置,溫水排放口的位置,就在港區的正中央,溫水源源不斷向港區內排放。
再外推案一直宣稱海域流通,但是實際看海堤設置,整個倒L型的海堤,東西向是封閉長海堤,擋住浪潮。南北向海堤長約3公里多,其中2公里多,也是封閉海堤,所謂流通水域的棧橋長度,僅約700多公尺。
東西、南北皆封閉海堤,僅留700m缺口,還有棧橋橋墩阻擋,都會大大降低海水流通性。
這也是三接開發的宿命,圍堤就是要製造寧靜水域,讓船安全停泊輸氣,所以要建三接,就不可能是開放海域,讓海水完全流通。
所以,環團提出電廠溫水排放口,面對不流通海域造成升溫質疑,中油不該是跳TONE回答,三接排冷水來左右言他,而是負責任的提出興建後的海域溫度數據,讓社會瞭解信服。
過去核電廠溫水排放問題,形成珊瑚白化,魚類變異等現象,一直是反核團體所關注,如今大潭電廠溫水排放問題,應該也受到同等關注,不該有差異。
三接海鮮湯!海域升溫不是危言聳聽、毫無根據,而是真實存在,擔心未來惡化的問題!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