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許厝港的捕鰻架】


桃園許厝港濕地沿岸,散佈許多捕鰻架,成為當地特有的漁業設施與文化地景。

一般捕鰻,大多是以手叉三角網,在河口海灘阻浪撈捕,很少出現捕鰻架。許厝港會出現的捕鰻架,一個是因為潮差過高,站立海岸撈捕相當危險,另一個是海岸多為卵石灘,手叉三角網難以推底撈捕,所以發展出捕鰻架的獨特模式。


捕鰻架一般分成架網式與手撈式,架網式在支架之間佈設魚網,等待海流帶來鰻線,中網後收集捕捉。手撈式則是持大網,利用捕鰻架,在夜間滿潮時,捕鰻人走上捕鰻架深入海域,在利用架前階梯,靠近海面,持網不斷撈捕。

過去,每年11月到2月是捕撈季,鰻線甚豐,收穫不錯,捕鰻是當地重要漁業,捕鰻架還有合法漁業設施證照,在一些捕鰻架上,可以看見政府的許可捕撈牌照,並且對合法捕鰻架進行編號。

許厝港的捕鰻架,早期就地拾取漂流木製作,相當粗獷簡陋,後來轉用附近工廠的木墊,釘製出更大更穩固的捕鰻架。

但是隨著地型改變,流經許厝港的新街溪污染,加上氣候變遷等問題,鰻線越來越少,一些捕鰻架也日益荒廢,甚至全倒消失。

過去幾年,為了宣揚與保存許厝港的捕鰻架文化,邀請藝術家與學生團體進行彩繪,讓補鰻架更藝術化。

有空到許厝港濕地,可以走訪看看這些有歷史的捕鰻架。

十多年前,新街溪出海口滿佈捕鰻架。
捕鰻架材料相當多元,漂流木、棧木板,甚至牌匾都可用。
利用架橋深入海域,在進入架前空間撈捕。
運用浮桶小筏,過渡到捕鰻架。
捕鰻的休息與儲放空間

手持的大型捕撈網
工廠的棧木板,成為捕鰻架材料。
分類:農業, 攝影, 旅行, 水環境, 海岸, 濕地標籤:,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