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大路關奉三獅】


獅老二

獅老大

獅老三

屏東縣高樹鄉廣福村、廣興村,舊名大路關,原為平埔族居住地,1737年客家族群入墾後,建立廣福庄,成為六堆的右堆聚落。

大路關有三尊巨大石獅,作為鎮風止煞、祈求豐收之用,但是各自都有歷史故事,相生相連,百年流轉成為獅神三大公。


獅老大推估建於1777年,立在廣福庄旁河岸上,阻擋來自口社溪山谷的強風,祈求五穀豐收。1857年口社溪山洪暴發,危及大路關,後來居民在溪南建新大路關,就是現今廣興村。

當時被尊稱開基石獅公的獅老大,相傳阻擋大水入庄,卻也因此掩埋於洪流之間,消失百年,直到1984年才被尋獲挖出,重新供奉於順天宮旁。

獅老大由石頭雕造,樣貌粗獷,充滿滄桑,側面遠望有台灣獅身獅面的味道。

獅老二是獅老大失蹤後,居民感念石獅公解救村落,卻下落不明,於是在1918年就集資再建一座石獅公,也就是現今的獅老二。

但是獅運坎坷,一說因為水源衝突,一說設置地點不當,造成引洪他處,遭到惡意人士以鋼釘釘入石獅屁股,於是法力大失。

獅老大失蹤,獅老二失靈,於是1965年村民再建獅老三,希望保佑村落。沒想到,1984年獅老大重回人間,順位已定,於是大路關三獅公齊聚,一同守護村落。

客家族群信奉三山國王為主,但是大路關卻是有座媽祖廟,不僅是客家聚落所信奉,更是少數不靠海的媽祖廟。相傳過去進香隊伍,路經大路關一帶,遺落媽祖神像,居民撿拾供奉,興建順天宮,這也就是順天宮撿媽祖的故事。

每年中元,順天宮廟口舉辦四孤搶粄,百年傳統居民參與,已經成為無形文化資產。

順天宮牆堵上的剪黏,十分顯眼,深具童趣。

到大路關,一定要去吃老麵店的美食,麵、米粉、粄條都有,特別是以柴火燒煮,更有風味。

村落相當古樸寧靜,漫步其中相當舒適。

大路關以石獅公聞名,現今設有石獅公園,並且推動石獅文創產品,希望石獅公除了擋煞救災,未來也能廣進財源。

分類:文資, 旅行, 歷史標籤:, ,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