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雲林牽水「車藏」–台灣的海嘯記憶?】


雲林口湖地區,每年農曆六月七、八日會舉辦牽水『車藏』(音通「狀」)儀式,來祭祀過去一場大水患中罹難的先人,以及渡化無主的亡魂。

2010年文建會指定口湖牽水「車藏」,成為國家重要無形文化資產,成為文化祭形式。



口湖舉辦牽水「車藏」的地點,一個在蚶仔寮萬善祠,一個在金湖萬善祠。

根據廟宇碑記,清治道光二十五年(1845年)農曆六月初六狂風大雨,初七忽然異常漲潮,海水倒灌進入沿海村落,下湖、蚶仔寮、黛仔挖、新港、無尾墩、蝦子寮、下崙仔、泊仔寮、竹苗寮等下湖口九庄,死傷最為嚴重。

當時官方統計死亡人數為三千人,當時水流曝屍,難以歸家,只好集體挖坑埋葬,形成萬人塚、萬善祠。後來就每年舉辦牽水「車藏」儀式,悼祭先人,引渡亡魂。

部分專家學者依照口述歷史中,異常漲潮,倒灌入庄的形容,懷疑不單是一場大雨逢暴潮的大洪水,而是一場自海而來的海嘯。但是另有專家學者認為,當時並未有地震紀錄,很難有構成海嘯的條件。

祭祀有著追念先民的文化意義,更包含的記述地區災變的環境歷史,成為一種提醒。

蚶仔寮萬善祠的牽水「車藏」,有著地區風貌,儀式傳統。

口湖萬善祠成為文化祭的主要場地,場面盛大。

挑飯擔祭拜,成為現時居民祭拜過去先人的重要過程,也是民眾參與歷史,讓文化不墜的動力。

牽水「車藏」儀式中,民眾會繞行水「車藏」,並觸摸祈福,有些像藏傳佛教的的「轉經(法輪)」儀式。

口湖牽水「車藏」照片多在2010-2014年拍攝,2020年口湖牽水「車藏」儀式在國曆7月27日舉辦,想參與台灣文化儀式,可虔誠前往雲林口湖。

分類:祭典, 歷史標籤: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