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的遮陽


林木包圍的竹林古厝

台灣過去存在許多竹圍、竹塹古厝,以竹木包圍房舍,作用一在遮蔽防盜匪,另一就是林蔭能生涼風。

2017年,屏東恆春竹塹古厝產生文資爭議,房舍周邊的竹塹將被剷除,文化學者蕭文杰強調竹林是竹塹古厝的一體文化景關,更重要是種植刺竹的竹塹密林,具有防熱消暑的生態功能。他在現場利用溫度計測試,林外溫度33度,林蔭只有28度,降溫達5度,到了晚上林蔭更降到20度,睡覺開窗,不必開冷氣。

但是這項說明並未被採納,老屋指定文資被保存下來,周遭竹林依舊被砍除。原本老屋都有林間吹來的自然涼風,現在都是高溫的熱風。

城市的大樹景觀,越來越少。

在城市,原本會種植許多大樹,進行綠化,並且達到城市降溫的功能。過去在台北許多道路,行人走路不必撐傘,大都都有樹蔭遮日,行走街道讓人感受到涼爽氣溫。

農委會網站中,說明樹木因為遮陽降溫,也因為光合作用、呼吸作用、蒸散作用而消耗熱能,所以樹下會覺得比較涼快,「一棵大樹的濃蔭等於40噸冷氣的威力」。

為了證明「一棵大樹的濃蔭等於40噸冷氣的威力」的真實性,2010年雲林科技大學博士生李義評等人進行《樹冷卻系統效能之研究》,希望透過科學數據,計算出樹木的冷卻功效。

透過「空氣溫度論點,」測量樹蔭下溫度變化,發現降溫約1.8度,換算約0.05噸冷氣功率。但是以「水汽化論點「計算,葉片蒸散水氣,換算水的氣化熱, 可計算出一棵榕樹可轉換 31.20 噸冷氣效果。

這個科學試驗,證實大樹確實的冷卻能力,但是也說明一件事實,樹木的冷卻效用,水汽化的蒸散作用高於遮蔭效用。換句話說,現今都市中,以遮陽板取代樹木,就是忽略樹木的水汽蒸散作用,才是大量降溫的所在。

資料來源:2016營建統計年報 製表:郭志榮

2016年營建統計年報公布六都綠地率,計算城市中綠地面積與城市面積的比例,其中高雄最高,達到7.89%,新北市墊底,僅有1.07%。偏低的綠地率,顯現整個台灣都市計畫的紊亂,有著過度膨脹的居住、商業空間,卻是過少的綠地面積。

台南社大吳仁邦老師長期關心城市老樹的議題,參與搶救飛雁新村老樹群、長勝營區綠隧道等護樹行動。他表示,綠地率不等同綠覆率,城市的遮陽降溫,實際要看綠覆率,城市的綠地面積,不一定是實地種樹面積。

有著高綠覆率的飛雁新村

在城市中,許多傳統聚落空間、歷史建築群、軍營等地,保留最多老樹,甚至形成一個小森林。高大的樹冠,提高城市的綠覆率,甚至在遮蔭與蒸散的作用下,如同地區的自然冷氣機。但是幾年來這些區域,快速被開發,老樹被移除,取代是道路與建築。

吳仁邦指出,新大樓留綠地空間,不一定種樹,甚至連公園,也種太多景觀花卉,缺乏大樹。新修的道路,分隔島的樹穴空間太小,無法長出大樹,甚至颱風一吹就倒,以及過度修剪,許多樹木只甚樹幹,完全沒有遮蔭效果,綠覆率嚴重減少。

缺乏綠覆率的城市空間

根據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的推算,以臺北市公園管理處資料,臺北市行道樹達87000多棵,加上公、私有空間的樹木,估計平地約有10萬多棵樹木。

再依「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」的算式,一般喬木樹冠投影面積約為16平方公尺,10萬棵樹木樹冠覆蓋面積約為1.6平方公里,除以臺北市平地面積約116.9平方公里來算,樹冠覆蓋率(綠覆率)僅占平地面積之1.3%。

世界衛生組織(WHO)建議,一座健康城市綠覆率至少該有20%,台北市的1.3是遠遠落後。

長期以來,在溫度不斷升高的時代,為了教室裝冷氣,讓孩子不要那麼熱,成為爭議的問題。

在2017年,教育部曾經評估,全國3300多所國、中小學,全面加裝冷氣空調,校園電費將由現今3億,增加為每年8億,因此當時不建議加設。

另外,從消耗電力與熱島效應來看,裝上冷氣,對於整體環境,卻是更加不利,不僅增加電力,更讓城市更熱,還有就是密閉教室,增加疾病的傳染率。

其實,校園原本可以不會那麼熱,因為教室外種大樹,或是學園有樹林,都能夠有效降溫。幾所高度「綠覆率」的校園,樹蔭遮日曬,涼風徐徐吹,教室真的不會熱,甚至自然涼風,讓學生上課想睡。

校園砍樹建停車場,引發抗議。

校園綠化,辦公室綠化,甚至城市綠化,一直是因應高溫的方式。問題是城市不斷砍大樹種小樹,甚至削除樹冠。校園也為擴建校舍、地下停車場,不斷砍樹,於是校園越來越熱,變成不裝冷氣也不行!

或許在裝冷氣之外,更應訂出時間表,多長時間推動校園綠化到一個標準,規範多加種樹,禁止砍樹,讓學校重回大樹生涼風的時代,甚至推及城市降溫,對學生、對環境都是好事。

分類:環境標籤:

1 則迴響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