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墓台灣-消逝的死亡文化】


墳墓,不只是埋葬亡者的場所,也是一個死亡文化的空間,它以禁忌的姿態,訴說永世的故事!

在台灣,一如世界各國,有著恆久的墓葬文化,但是隨著葬儀改變,墓葬減少,集中納骨塔,更隨著城市開發,一些傳統墓葬區紛紛被剷除開發。

台南南山公墓面臨開發問題,因為都更發展,設置 住宅、商業區、公園、殯葬專區,計畫大規模遷葬6萬多座墓,引發高度爭議!

因為數百年的墓葬區,不只是蔡培火、王受祿、巴克禮等諸多名人的墓地,更是橫跨400多年的墓葬文化,包含地面的墓,以及地下未發掘的文化層。

其實,為開發和死人搶地的事件,到處都在發生,一些名人、歷史之墓,倖得保存,但是更多亡者之墓,卻是陸續無聲的消逝。

如此下去,現今還可以挖掘到千百年的墓葬遺址,千百年後又留下什麼墓葬文化。

送上山頭,已成往事記憶!子孫掃墓,可以網路祭拜!因亡者而聚的墓葬文化消失中,墳墓連帶的歷史記憶,也成過往雲煙!

清明,為墓葬寫墓誌銘,看看台灣墓葬文化!


庶民之墓

台北六張犁墓區,台灣墓葬建築形式的代表地,匯集各種墳墓形式,訴說亡者的身世與家族的思念。

台南安平的屋墓共居,歷史攸久的古墓群,因為城市發展,形成家在墓旁的景觀。

屏東萬巒萬金教堂後的天主教墓區,墳墓上豎立聖母與天使的庇護,創造特有墓葬藝術。

澎湖的石墓文化,以黑色玄武岩圍繞墓塚,上覆白色咾咕石,形成在地特色的墓葬文化。

原住民的室內葬,台灣如排灣族等許多原住民族採室內葬,認為自然死亡都是善靈,安葬(石板)屋內會庇護子孫。

名人之墓

苗栗後龍的文人鄭崇和古墓,建於清道光七年,墓前文武官、坐騎、護墓獸,並且立有石望柱,顯現亡者的尊貴,當地居民稱為旗杆墓,後來指定為古蹟。

高雄陳中和墓,墓園由棺壙、墓龜、墓山、墓手、墓埕、后土、半月池、石燈、金紙亭、石象構成,完整保存傳統墓塚的格局。後來靈柩已經遷葬,原地劃成五塊厝公園,目前列為三級古蹟。

桃園八德的謝氏祖墳東山塔,原為一層的墓室,後來加建二樓祀堂,形成壯闊氣派的塔墓,彰顯家族的榮耀。

歷史之墓

都蘭遺址在台東都蘭山腳下,發現有岩棺、石壁,距今約3500年,成為東海岸巨石文化的代表性遺址。岩棺由岩石雕鑿的長方形凹槽空間,但是因為未發現人骨埋於其中,至今無法確定是否作為棺使用。

基隆和平島諸聖教堂遺址,具有許多文化層堆積,從晚期日、清到數百年前荷、西,甚至有2000多年前鐵器時期文化層,以及3000多年前的圓山文化層。目前考古遺跡,發掘出21具遺骸,包括歐洲人遺骸,以及平埔族孩童的甕棺。

台灣因為戰爭,有多處外國人遺骸墓區,像是台南荷鄭戰爭的荷蘭人骨骸塚,基隆中法戰爭的法國公墓。

苦難之墓

雲林口湖一帶,過去曾發生大水患,一直有傳言是海嘯,死傷無數。當地居民收拾流屍,集中一地掩埋,設置萬人塚祭拜,後世舉辦水(車藏)祭。

台北六張犁亂葬崗,埋葬許多1950年代白色恐怖的死難者遺骨,約有200多座墓塚,其中部分小型石碑刻有死者姓名,許多無可辨認,成為無名墓塚。

位於綠島的前台灣省保安司令部新生訓導處公墓,在白色恐怖年代,用來埋葬關押綠島的政治犯,因為當時綠島監獄分設3個大隊,12個中隊,對這群回不去故鄉的墓塚,稱為第十三中隊。

毀棄之墓

台南水交社原為日式宿舍區,2009年劃為重劃區,開挖地基後,發現清朝墓葬群,發現六十座墓塚,墓槨多為三合土澆漿外,屬明、清時期典型古代墓葬構築技法。但是因為開發在即,最後進行搶救發掘,文物移地保存,土地進行開發。

宜蘭漢本遺址,位於蘇花快速道路橋樑落墩處的山坡上,工程開挖時發現,後來經過考古挖掘,發現大量文物與遺骸,以及居住建築,並且分屬1600年前金屬器時代遺址,以及2000年前新石器時代後期遺址。考古學者劉益昌依出土貿易文物,分析當時航海貿易能力,以「最早臺商」形容漢本人,但是因為工程進行,最後採文物移地保存,遺址現地埋覆。

外國之墓

沖繩的龜甲墓,圓頂墓型如龜甲,相傳起源中國南部的唐墓,傳入琉球王國後,形成獨特的墓型,四月沖繩也有清明祭,家族一起相聚墓前祭拜共餐。

德國班堡的皇帝大教堂,建於1004年,內有國王亨利二世與皇后庫妮古德,以及教宗克雷門二世的大理石棺木。國王與皇后的棺木,上雕國王與皇后石像,四周是皇室生活的浮雕,石棺歷時14年完成。

虛假之墓

小金門是戰地前線,為了防禦敵人,設有許多碉堡,其中墳墓型的碉堡,墓前就是槍口,保證讓不長眼的敵人,直接進墓園。

墓!有很多故事,很多文化,不是無語禁忌,任憑拆除消失。

分類:攝影, 文資, 歷史標籤:,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