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有夠遠的部落-阿里山里佳部落】


阿里山鄒族部落群中,里佳部落被稱為有夠遠部落,因為在169縣道盡頭,要一直開很遠的山路,才能到達部落。

達邦、特富野、來吉,分別去過多次,但是一直沒機會進到里佳,2023年過年,趁著長假,開過有夠遠的山路,終於來到里佳!


169縣道路況不錯,彎道會車時,小心一點就是,有時會碰見愛飆車或開路中的山寶!

路的盡頭就是里佳,外地人戲稱有夠遠部落,族人自稱藍色部落,因為空氣好,總是可見到透藍的天空。

部落的資訊站,問路、找民宿、參加活動,都可到此詢問。

資訊站外型仿造鄒族KUBA(男子集會所)建築,但是因為里佳人口少,沒有自己的KUBA,戰祭都是到達邦參加。

里佳的原名是尼雅烏支那,意指以前的(尼雅)溫家(烏支那)土地,算是達邦大社的分社,目前人口約60多戶,300多人,多數以務農為生。

里佳部落因為路途遙遠,遊客一直不算太多,但是因為空氣清新,白日山景,夜間星空,都很美麗,加上長期護溪,造就不錯的溪流生態,以及推出螢光季、楓紅季,開始吸引許多遊客進入。

近十年,部落內開始有民宿與接待家庭出現,熱門季節經常是一房難求,但是可以透過民宿相互介紹,還是可以找到住宿地方,居住環境相對簡易。

部落不大,慢慢散步一個小時可繞完,晚上居民有時會烤火,很溫馨的互動時間,可以請教部落的歷史,也能詢問景點、路況等最新資訊。

里佳部落附近有風流洞步道,一條鄰近部落的環狀步道系統,全程不到一公里,簡易坡度,適合散步慢走。

步道口可由169縣道旁的貢禮之石走入,貢禮之石位在部落進出口位置,也在神靈居住處的上方,族人選一塊石頭作為放置貢禮的地方,祈求一切平安。

貢禮之石走下,就是風流洞,一塊由突出巨岩構成的空間,傳說是過去鄒族男子娶妻,要到女方家工作三年,不能越矩,所以到此約會。

其實在過去沒有現代娛樂空間,不同族群都有約會的處所,當成浪漫或調侃的想像,族人說風流石比較多的用途是下溪漁獵,有一個避雨避寒的地方。

風流洞下方,又另一塊巨岩形成的空間,名稱叫鬼屋,實際上住著神祇、祖靈的神聖處所,也是貢禮之石供奉的對象。可能是命名者不清楚部落的祖靈信仰,把祖靈當鬼魅,取了一個鬼屋的怪名。

風流洞往部落方向走,會經過一個不分享石的空間,樣貌像是小公園的石桌石椅,重點是在這處所,曾經有部落獵人獵山豬不分享,而受到教訓,告誡後世族人,部落有著分享的精神。

看完不分享石,可以上到貢禮之石,或是由下方平行步道走回部落。

里佳部落附近,還有一條賞楓步道,但是時期已過,就沒上去,另外前往巨石板步道。

巨石板步道其實位於山美村範圍,但是山美走步道一路上坡,里佳反而容易到達。

從里佳到巨石板步道,必須行駛八公里產業道路,一般車輛可進,但是出發前,還是需問路況,以免遇上崩塌路斷白跑一趟,還有在後端二公里,進入林間小路,會車相當不易,必須當心。

道路盡頭是步道入口,有一處空地,大約可停五輛車,旁有公廁。

停車場旁就是巨石板步道入口,走過幾個下坡,距離約300多公尺,就到巨石板邊。此時可以選擇望下走,到觀景台看山谷大景,或是往上走看更大面積巨石板。

巨石板是岩石長期經過沖刷,形成一片長1000多公尺、寬30公尺、斜度15度的巨大裸露石板。在雲嘉南有很多類似地形,甚至在石板上沖出河道,形成溪谷樣貌。

巨石板還沒沖出溪谷,但是已有壺穴地形,乾旱時可以走上,雨季千萬不行踏上,因為濕滑,一滑到就沖到曾文溪上游。

空拍巨石板的一段,又被稱為巨人的洗衣板。

巨石板步道往下走,就可看見曾文溪的源頭處,台南的母親河從這裡開始!

到里佳,除了拜訪這個有夠遠部落,也是想到曾文溪源頭處,看看攔砂壩工程。

分類:環境, 生態, 原住民, 山林, 攝影, 旅行, 水環境標籤:, , , ,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