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22台灣燈會-衛武營燈區】


2022高雄燈會相當盛大,分成衛武營與愛河灣兩個主要展區,因為時間關係,只能挑選一處,所以挑上作品較多的衛武營展區,看看一些作品。


主燈名為《鳳彩飛舞》,運用書法家董陽孜的鳳字書法,燈藝家呂秉承作為主燈設計,將代表台灣的帝雉與台灣地圖,聳立在玉山之上,並且每隔半小時,旋轉展現一次燈光秀。

這次相當有名的作品《空氣人》,由日本藝術家鈴木康広所設計,運用透明纖維,形塑一個躺在草皮上的巨大空氣人,呈現疫情時代下的放鬆與呼吸。

但是空氣人的躺平姿態,相當吻合年輕人不敵現實,選擇放棄對抗的躺平生活,成為有趣的轉喻。

《共生花》由加拿大籍新住民葉海地所創作,由日本瓷土製作幾百朵花朵,件件造形不同,共同組合成為一個巨大花卉,象徵台灣島嶼從史前文化到原住民、漢人、客家,以及新住民,一起在這座島嶼落地生根,共同發展。

《島之眼》由魯凱族安聖惠所創作,「MATA」是魯凱語的眼睛意思,也是南島族群的共通語詞,透過「MATA」眼睛的寓意,連結世界各地的南島語族族人,以及透過火的儀式,燃起希望,延續傳統。

《南島的風很香》由排灣族伊誕.巴瓦瓦隆設計,利用鐵雕技術,設計象徵排灣百合的立體鏤空立柱,形成一座花園,意味著南島民族樸實純真的生活哲思。晚間燈光透過鏤空鐵雕,光影透射地面,形成更美的燈光藝術。

《湖映森光》由藝術家車克謙創作設計,利用衛武營公園北湖的樹林,打光倒映湖中,形成美麗景色。

《族光再現》由卑南族米類.瑪法琉設計,透過蒐集故事,文獻,影片,以圖騰燈飾與編織藝術,呈現16族群的精神與特色。

《浮光獵影》是阿美族 魯碧.司瓦那設計,運用編織技術製作織網與花朵,在湖岸邊呈現芒花紛飛的幻影世界。

《祈禱小母豐收歌》由布農族李文廣所創作,在竹藤編織的空間內,以那瑪夏「那窯瑪夏陶」的陶藝作品,一群神情各異,但是肢體消失的族人,面對著屋頂蒼穹,吟唱著布農族「祈禱小米豐收歌」。

《菊花夜行軍》由黃淑娥所創作,以交工樂隊的『菊花夜行軍』歌曲中,唱出過去美濃種植菊花的意象,運用竹藝製作花卉,在利用現地空間,種植有如行軍一般的菊花花道,夜間打燈別有風味。

《弧零:月食》由澳洲藝術家James Tapscot設計,這是「Arc Zero」的系列創作之一,運用中空的半圓形主體,搭建在水景邊,因為水中的倒影,形成一個完整圓形。加上燈光設計,以及噴霧氣的作用,夜間像火一樣的發光,形成一種美麗又奇幻的視覺經驗。

《共生》由美族陳勇昌設計,以竹片編織的船型,象徵善於運用海洋資源的南島族群,每艘竹片船有不同的文化圖騰,各自獨立,卻又彼此相繫的共生一起。

新建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,經過燈光設計後,也是一項大作品,夜間光影相當迷人。

展區大,作品多,很難一夜看盡,搭乘捷運前往,卻錯過輕軌最後班車,只好騎Ubye,乘著夜色回去!

分類:節慶, 攝影, 旅行標籤: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