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小時候曾經去過墾丁國家森林公園,但是記憶依經模糊,長大後為了工作,進去幾次拍陸蟹、拍猛禽、拍植物,但是對於園區的地質景觀,完全沒有印象。
日前,來到已經是老牌景點的鐘乳石洞-仙洞,才發現洞裡相當壯觀!

台灣南部有許多石灰岩地質,形成大小不同的鐘乳石洞,墾丁國家森林公園的仙洞,算是已公開最大的鐘乳石洞,還有許多未公開,也未完全探勘。



仙洞目前修建步道長約130公尺,最高處可達30公尺,洞內偏佈鐘乳石。

但是因為水源依賴地面雨水,所以在氣候變遷影響下,水源不再豐沛,鐘乳石也呈現乾燥,停止生長的樣貌。

部分濕潤地點,還可以看見碳酸鈣累積的景象。

鐘乳石洞四通八達,一些頭上頂洞,在地面就是一個地洞,隱藏在植物叢中。所以恆春居民都會告誡小孩,山上別亂闖,可能一不小心踩入洞,下面就是深遂的鐘乳石洞!


不過小孩沒亂闖,過去進洞盜採鐘乳石倒不少,現今嚴加取締管制後,多數已經成受到保護。


洞內通道高高低低、大大小小,十分有探洞的樂趣。

走一趟很輕鬆!值得健行賞風景。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