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故宮南院正在展出亞洲織品展,將日本、印尼、土耳其、孟加拉等國,具有代表性的40多件傳統織品,進行展出介紹,展期到2月20日。
織品文化,融合著當地的植物、環境、歷史、階級等意涵,一件織品不只是工藝技術,其實背後有著更多的在地故事。
因為女兒所學,陪著來看展,也是學習甚多!

一進展廳,首先映眼就是這次織品展的重點,來自印尼蘇門答臘楠榜省的船紋禮儀掛飾。禮儀掛飾不是服飾,而是在出生、結婚、葬禮等人生重大時刻,懸掛展示階級身份。

船紋掛飾以大型船為主題,三層船艙內有人物、大象及犀鳥等動物,外側圍繞波浪、小船等紋飾,以棕、黑、黃三主色絲線,各家族織出不同圖紋,作為家族代表。


京都友禪染是先繪再染,繪師在布上手繪圖案花紋,給予定型後,再進行布面染色,最後以清水洗去染料,後來發展出型友禪,以特定紙模進行塗繪,定型後再布面染色,現以成為日本重要文化財。

京都的西陣織腰帶,以先染色的絲線,透過20多道繁密紡織工序,圖紋多以花草鳥蟲為主,形成令人驚嘆又昂貴的織品。


白地孔雀紋銘仙和服,流行在100多年前,以碎屑的絲捻成線,再平織成布料,觸感較不滑順,然後進行染線,再織出各式紋樣的布料。相較傳統昂貴和服,銘仙用料較平民,紋樣更新穎,成為昭和時代的潮服,受到大眾喜愛。

土耳其紅絲絨刺繡外套,以絲絨為袍料,經過立體剪裁,加上運用金絲線繩盤繞技巧,呈現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時期貴族的華麗服飾。


中爪哇傳統婚禮,新郎和新娘所穿禮服,下著蠟染裙布,上穿金線刺繡黑絨外套。新郎戴禮帽,新娘頭插花步搖,服飾相互搭配輝映。


展場內的服飾,多為故宮珍貴收藏品,不僅展出各國傳統服飾的美麗,也可以看見其中相異的精湛技法,非常值得前往觀賞學習。


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