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再見波姆。田野上的菁寮天主堂】


在台南後壁菁寮的田野上,聳立著一座造型特殊的天主堂,相當吸引人們的目光,甚至在菁寮因為無米樂記錄片聲名大噪,成為遊客會到訪的地方。

菁寮天主堂全名是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,1955年由德國建築師哥特佛萊德。波姆(Gottfried Bohm)所設計,1960年建成,在早期的台灣農村宣教佈道。

天主堂具有現代主義風格,低平的房屋搭配巨大垂直的銀頂,構成的簡潔線條中,有著不成比例的視覺驚奇,於是建築充滿活力。


天主堂的空間,分別由聖堂、宿舍、幼兒園三棟建築所構成,空中俯瞰建築不是左右對稱,而是中央聖堂扣連左右ㄇ型的房舍。其中建有四個屋頂,一個四角錐形聖殿主屋頂,以及大門鐘樓、中庭聖洗堂、側邊聖亭三個圓椎屋頂。

屋頂上分別放置十字架(聖殿)、公雞(大門鐘樓)、鴿子(中庭聖洗堂)、王冠(側邊聖亭)四樣信仰標誌。

聖堂內開有四邊天窗,內部空間相當明亮,窗框塗上紅色,相當有東方味道。

1960年蓋出這樣的教堂,不只在台灣建築史有其意義,甚至在世界教堂建築中,也算是新風格,一種說法是在傳統的歐美教堂建築,也不太能接受這種當時興起現代主義的新風格,所以到海外建築,算是具有前衛實驗色彩。

1986年波姆獲得獲得普利茲建築獎,天主堂更是享有盛名,成為大師之作。但是到現今天主堂目前並無正式文資身份,一直是教會整修維護,一些細部物件都有改變,政府曾經一度想請波姆與其子,來協助維修,但是波姆建築師已高齡90多歲,也是有所困難。

2021年6月9日波姆建築師過世,讓人遺憾!設計留下的菁寮天主堂讓人懷念,希望能有一天,天主堂重新細修,恢復過去原貌,讓人看見綠色天野上銀色屋頂的時代光耀。

分類:攝影, 旅行, 歷史建築標籤:, ,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