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過去一直聽聞白色恐怖,總是在文字上、影像上看見一個又一個悲傷的故事。後來跟著人權團體或是自行探訪,重新去看見這些歷史場所。
當時國民黨政府統治的國家,無論是刑求、拘禁、關押、處死等地點,讓人感受當時時空下,控制、懲戒人民的空間,形式各異,無所不在,形成一個隱晦又細膩的網絡。
從隱藏的非法,公開的嚇阻,國家不只懲罰、處決受難者,更透過懲罰、處決的手段、風聲,馴化整個社會,達成心裡戒懼、自我間檢查的強控國度。
再現不義遺址,除了歷史的轉型正義,更該有心理上警戒、深思,台灣不該走上回頭路,任何強控、壓抑思想的手段或政權,都該被嚴厲拒絕,捍衛得來不易的台灣自由。
許多空間逐漸公開解禁,有些空間已然消失,有機會去走走,回顧歷史,思考價值。

臺灣臺北監獄
臺北監獄(簡稱北監),1903年臺北監獄遷建至臺北市金山南路二段52號(位於愛國東路底)。戰後於1945年10月改名臺北第一監獄,1948年更名為臺灣臺北監獄。1950年代大逮捕時期,軍方和特務單位的監獄超收後,部分人犯會被送到司法監獄短期服刑後再移監,當時以臺北監獄囚禁最多此時期的政治犯,達百人之多。(文字摘自不義遺址資料庫)

臺灣臺北看守所
臺北看守所從戰後成立至今,看守所原只負責暫時羈押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訴的被告,但由於臺北監獄的空間不敷使用,部分受刑人轉至臺北看守所內服刑,即為「代監執行」。臺北看守所在一九八○年代於土城曾囚禁過政治犯,且因羈押、代監執行過諸多名人,收容被告和死刑犯的人數也是全臺最多,經常登上媒體版面,亦被喚作「天下第一所」。(文字摘自不義遺址資料庫)

臺灣省保安司令部新生訓導處
臺灣省保安司令部新生訓導處,簡稱新生訓導處,另名莊敬營區,設立於1951年至1965年,位於今綠島鄉公館村將軍岩20號(舊址:公館村6鄰流麻溝15號,現為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)。原隸屬臺灣省保安司令部,1958年改隸警備總部。主要為一九五○至六○年代白色恐怖時期監管、改造思想政治犯最大型的集中營,兼具勞動改造和思想改造雙重功能。(文字摘自不義遺址資料庫)

法務部調查局安康接待室
法務部調查局安康接待室,另名安康接待室,於1974年1月8日設立,位於今新北市新店區雙城路12號,安康接待室設有押房,除調查局外,警備總部軍法處(警總景美軍法看守所)安康分所也在同址辦公,故隸屬司法行政部調查局、警備總部。主要為一九七○、八○年代留置偵訊叛亂犯的單位,諸如重大叛亂犯、美麗島事件政治犯、一清專案等相關案件的偵訊都在此進行。(文字摘自不義遺址資料庫)

六張犁墓區
六張犁墓區,位於今臺北市信義區六張犁崇德街山區(現為臺北市示範公墓暨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墓區),現由臺北市殯葬處管理。墓地約有兩百餘座墓塚和墓石碑,多為一九五○年代白色恐怖時期無人認領的死難者遺體。(文字摘自不義遺址資料庫)

馬場町刑場
馬場町刑場,隸屬國防部,起迄時間尚待考證(約1949年至1954年),位於新店溪畔堤防外的河灘地(現為馬場町紀念公園、青年公園河灘地一帶),為一九五○年代白色恐怖大逮捕時期槍決政治犯的主要刑場。當時在馬場町刑場負責槍決行刑的部隊應為憲四團,最遲在1949年即有馬場町刑場的槍決紀錄,1951至1953年是執行槍決最密集的時期,1954年逐漸轉由安坑刑場執行槍決。(文字摘自不義遺址資料庫)

海軍總司令部情報處看守所
1949年「鳳山招待所」成立之初為臨時編組(依海軍編裝、沿革史略無相關單位名稱,僅見於個人兵籍資料及相關叛亂案檔存資料內,屬任務編組性質),爾後才劃歸海總政戰部第四組管轄,對外均稱「招待所」,入所人犯均稱「來賓」,但實為情報單位性質的「看守所」。(文字摘自不義遺址資料庫)

華山貨運站
華山車站從創立以來就是貨運站,然而在白色恐怖期間,這裡卻存在著一批特殊的乘客——即前往綠島服刑的政治受難者。根據現存的史料,可知第一批政治犯係在1950年5月15日的凌晨,由保安司令部軍法處看守所(青島東路3號,現臺北喜來登大飯店街廓)出發,步行到華山貨運站。這批政治犯,以兩人為一組,彼此間以手銬相連,各自空出一隻手提自己的行李,從這裡搭運貨火車到基隆港(日後或轉運至高雄港),登上海軍登陸艦移送至綠島服刑,顯見此處為轉運政治受難者的重要交通節點。(文字摘自不義遺址資料庫)

海軍總司令部情報處拘留所
海軍總司令部情報處拘留所,又名左營大街三樓(簡稱「三樓」),起迄時間不明(約於1949年設立至1954年海軍總部北遷),位於今高雄市左營區左營大路254至262號(「三樓冰茶室」五連棟建築),推估為「臺灣工作隊」或「海軍情報隊」的海軍特務機關所徵用,主要在一九五○年代海軍白色恐怖事件期間,短期囚禁並初步偵訊忠誠嫌疑者。(文字摘自不義遺址資料庫)

保安司令部保安處看守所
保安司令部保安處看守所,設立時間約在戰後(二二八事件時即有關押紀錄),位於舊東本院寺。原東本願寺的臺灣省保安司令部看守所(警備總部前身之一),在國民政府時期,特務稱為「大廟」,臺灣人則稱為「閻羅殿」,在一九五○年代初,常秘密處決人犯,因此被喻為「修羅煉獄」。(文字摘自不義遺址資料庫)

臺灣警備總司令部軍法處看守所
臺灣警備總司令部軍法處看守所,於1949年至1992年設立,968年遷入今新北市新店區秀朗橋旁,現為「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」暨「國家人權博物館」)。「景美看守所」,為警備總部轄下軍法處用地。此區為戒嚴時期軍事、政治、治安案件審訊、羈押的場所,許多政治受難者在此遭到判刑(死刑或刑期),於此區代監執行或短暫羈押後轉送至綠島或臺東泰源監獄。(文字摘自不義遺址資料庫)
還有許多地方,尚未尋訪,如有更新,再行補充。
詳細資料請見:不義遺址資料庫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