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二戰遺跡–48高地戰備坑道】


花蓮48高地戰備坑道是一個2020年開放的景點,讓人一窺二戰時期,日本在當時港北飛行場(今花蓮空軍基地)的海岸,建構的防砲陣地。

二戰時期,日本在台灣建設的軍事坑道相當多,但是多數廢棄,少數使用中,保存開放並不多。金馬的軍事坑道多為二戰後所鑿建,雖然有日本白團的協助,但是時間上並不相同。

48高地戰備坑道開放,出發前往一探!


48高地位於七星潭南邊的高崖,48並不是軍事編號,而是海崖高約48公尺而得名,另一處花蓮溪口的77高地,也是以高地稱之。

48高地和戰備坑道,並不在同一處。許多遊客、網紅到48高地上,拍攝七星潭月牙灣的美照,但是戰備坑道入口不在此處。

48高地是海階高崖,地質鬆散,崖邊不斷崩落,到崖邊拍照,一定要注意安全。

戰備坑道在七星潭曼波園區後方,一個小營區可通往坑道,但是在參觀動線規劃上,小營區是出口,入口在另外一側。

坑道入口在靠近七星潭社區旁, 外面有巨榕遮掩,不作木棧道,還真不易發現。

進入坑道的入口,每天有固定開放時間。

坑道的中央空間,通往各不同坑道,有些尚未開放。

相當漫長的坑道,水泥構工相當厚實。

坑道中對外的機槍堡,防止敵人進攻。

軍事坑道在二戰後,成為國軍駐守陣地,現今開放後,安排有人員進行定時導覽。

坑道通往海邊的砲堡,防禦海上的敵艦。

日本建砲堡,當時防禦的對象,就是二戰時期的盟軍,守護後方的港北飛行場。

砲堡前海崖,搭起平台,讓遊客看風景,遠眺太平洋。

砲堡下方就是七星潭社區,因為坑道鄰近社區,結合社區的觀光旅行。

從砲堡通往小營區,沿路都是大樹,還有許多未開放的坑道。

由於戰備坑道未有文資身份,軍方撥交花蓮縣府管理,縣府交由農業局以農再經費進行整修維護,並且設置農好基地,運用二戰遺址推廣花蓮農業。

原花蓮港北飛行場的戰地坑道,區域相當廣大,並且高地上還有文化遺址,如果未來調查完成,應該有個正式文資身份,能有更妥適的保護。

分類:文資, 旅行, 歷史建築標籤:, ,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