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南鐵東移一直爭議所在,就是有無開發利益!
台南市政府信誓旦旦,東移徵收的土地,絕不會用來開發,圖利財團,只會興建一條長約八公里,寬約20-40米的綠園道,不會賣地求利。
問題是,土地建設道路,道路本身沒有利益,但是卻能創造利益!
一條寬廣大道,分別為鐵路局與台南市政府創造驚人利益!

台鐵的利益
當南鐵迫遷戶,還在作最後抵抗之時,2019年3月鐵路管理局已在規劃地下化後,新台南車站的開發案。
這份名為「台南鐵路地下化站區騰空土地都市更新開發暨招商規劃案」的報告書,規劃將台南車站分為車站南、北兩個專用區開發單元,分別興建商場、住商大樓、旅館等綜合建築群,未來可以招商營運,增加利潤。
計畫中說明,原北門路車流無法負荷,需要寬廣綠園道,未來新車站進出動線,將以綠園道為主。

這份計畫說明鐵道為何必須東移徵收的實情。
第一、寬廣的馬路,才足以負荷容積率高達800%(專一)與250%(專二)的人潮與車流,僅有原軌地下化作為道路,路寬根本不敷支應。
第二、地下化東移後,「公園道用地取得方式作為都計變更負擔之公共設施用地」(p10)。換句話說,商用建築建設在非軌道土地的國有地上,清空的原軌土地,則提供公共設施用地。如果採取原軌地下化,地面可能因為限、禁建,就無法規劃公共建設,反而壓縮商業用地空間,所以軌道必須東移,取得更多道寬。
這種公共設施外推方式,讓國有土地做商業開發,軌道土地做公共設施,道路就向外徵地,避免原軌道土地開發圖利,遭受社會的責難。同樣的手法,已成鐵道地下化慣用的徵地方式。

像是高雄鳳山車站地下化後,火車站原址興建車商共構的商業大樓,舊有道路興建提供符合建蔽率的廣場,車站所需的馬路,就向外推徵收民地,強拆民宅,至今也是同樣發生迫遷抗爭事件。
同樣在屏東車站徵收案,也是國有地留作商業開發,道路就向外推,徵收民地,手法如出一轍。一旦社會抨擊,就以徵收土地作為道路,符合公共利益,卻不談法律規定公共設施優先使用國有土地。
回頭看台南車站的都更計畫,如果公共設施,規劃在國有土地內,道路利用原軌空間,不必東移外擴,是否就能避免,或是減少徵收,重回過去原軌地下化,土地徵用的版本。

台南市政府、台糖的利益
但是寬廣的綠園道,創造不只是路側的台南車站都更開發的利益,更重要是作為南北聯絡道,更有助道路直通土地的開發利益,為台糖與台南市政府創造重劃利益。
台南市府重劃台糖土地,開發機場附近的南台南副都市中心,很多財團有興趣,紛紛投入資金,但是土地能不能增值,房屋會不會狂售,就缺一條路!
作為台南人都知道,現在的南台南副都心,以前的台糖地,非常偏僻,出入到市區就只有生產路和大同路,兩條道路相接,但是兩條路都不寬,平常就夠塞,根本負擔不了未來造鎮副都心的車輛出入。

在鐵道東移後,地面興建綠園道,計劃書中就詳細分析週邊道路的壅塞,說明綠園道有助解決開發後的新增交通流量。
如果只是原軌地下化後的道路面積,實際如同一般市區道路,無助紓解重劃區的交通 ,於是東移成為擴大路寬的方法。
於是,土地開發非常寄望鐵路地下化後的地面道路,直通市中心,而且要30米以上,符合運輸與防災需求。這才是真實的開發縫合,也是為何要地下化,還要東移來取得更寬道路面積。
反東移居民,一直抗議徵收拆除房子,根本不是因為鐵道工程技術,而是要真正要當道路開發的理由。

為了提昇南台南副都心的發展,創造財團的地價增值,所以要東移蓋馬路。甚至在一則新聞,說明馬路提昇地價的立即效益!「鄰近公園道,每坪標出價52-53萬,溢價率43.54%…..」
超增值!

財團開發講求利益,如果是一塊對外交通不便的開發土地,地價不會飆昇,自然乏人問津。但是地面上寬廣綠園道,加上地底下火車區間化的輸運,開發區價值當然倍增,自然創造出驚人土地利益,於是都想捷足先登,搶先插旗!

一路強拆,創造寬廣大道!政府說,東移只為都市縫合,沒有開發利益!
真的很稀奇!
如果堅持道路不生利益,不然東移後的地面,全部學台中綠園道,作為台南中央森林公園,八公里全部種樹蓋公園,讓市民有好空氣,好風景,不要蓋30米大馬路通南台南副都心,看看到時誰會先跳出來,抗議投資全泡湯!
政府總是信誓旦旦絕無開發利益,但是利益不必然直接開發原軌土地,透過土地興建馬路,讓一條大路通開發,更是能創造巨大的利益。
問題重點是,興建公路,增加利益,人人期待。但是強拆民宅,來加寬道路,增加利益,就會有爭議!
憑甚麼開發區要寬廣大馬路,就是居民要犧牲!
這也是南鐵徵收案中,地下化後不願還地居民,必須興建大馬路的道理。所以,居民不是為鐵道地下化犧牲,而是為路寬犧牲。為開發利益,傷害居民,就是南鐵徵收的本質。
請問鐵路局、台南市政府、台糖,鐵道東移開路有無創造利益?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