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何喜歡火把遊行,先從一部電影講起!
一年到日本瀨戶內海小豆島旅行,去看看小豆島梯田,順便遙想小豆島秋收前的蟲火祭,民眾舉著火把(松明)巡田,藉此趕走蟲菌疫病,一個相當深遠的地方傳統祭典。
這樣的傳統,卻因一部電影更加深刻起來!
2011年日本電影《第八日蟬》,來到小豆島蟲火祭取景,成為電影故事重要轉折。
故事簡要說,一位外遇小三,為了報復負心漢,偷走他和原配生的女嬰,作為報復。根據一般情節,小三應該是百般凌虐正宮的孩子。但是她沒有!在醋意和恨意之後,竟然愛上那孩子,而且決心一心一意照顧他。
小三盜走孩子,當然是全國追緝,於是(母女?)兩人四處躲避,最後躲到海上的小豆島,過著隱居快樂的生活。但是因為參加蟲火祭,攝影師看見相愛和樂的(母女?),按下快們刊出照片,下場就是警察蜂湧而至,逮捕擄童小三,以及莫明和(母親?)分離的孩童。
岸邊分離,被警察"救回"的孩子,大喊「媽媽!」,喊一聲掉淚一次,讓人無法理解壞人可以這樣感人!當然!被綁的孩子,回歸原生家庭,也是一番心理波折,開啟她的追尋之旅。
看完電影,對火把遊行印象深刻,總是想台灣有沒有相似的場景?(不是擄小孩!)
來到北埔,一個老聚落,不要只晚上持火把遊行。趁天光亮,走走巷弄,看看北埔的風光,也是認識一地的方式。
小巷!
泥磚屋!
找地建屋的三合院!
水井的公共空間!
階梯小巷!
元宵月圓,和廟宇的剪黏相輝應。
大概6:30,北埔居民的遊行隊伍,舉著火把到遊客隊伍的後方。
出發前的非洲鼓與火舞表演。
地方長官致詞後,舉行引火儀式。
長官引火後,傳火給遊行民眾。
廟前廣場燃起一片火把海,這是必拍景觀。
分成六隊路線,開始出發繞山。
穿過小巷,要注意火把上方的屋簷、電線。
走上登山坡道。
壯觀的火(把)龍隊伍,必拍景觀。
空拍山道上的火(把)龍。
油笐火遊行目前還有地方純樸味,大概會越來越熱鬧,越來越商業,要去趁早。
*溫馨提醒!
繞山一趟,大概一個多小時,坡度不陡,但是山路窄,需要注意拿火把的快樂小孩,保持適當距離,不小心就燒髮燒衣,還有被滴落的火油燙到。
另外跟對隊伍,不要跟錯,還沒上山就下山,一路碰到好多問路人,火把都快滅了。
小時候自己做過火把,也曾在元宵節跟玩伴拿火把夜遊。看來,明年元宵節,有主意了!!
讚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