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年頭,如果燒香拜佛,千萬記得,一定要菩薩保佑,地方不要發展,不要有重大建設,不然開發一來,伴隨特定區的劃設,一定是福壽未享,最終流離失所。
繼竹科灣寶、新竹樸玉、桃園A7等特定區徵收案後,現今再來八里台北港特定區徵收案,一群來自八里頂罟地區的居民,大概從沒想到,百年前河口捕苗討生活,苦撐到現今大港建起,竟然享受不到開發之福,最後面臨流離失所。
一切從台北港開發說起。
原本八里地區,只是淡水河口的八里坌沿海荒地,清代初期曾有居民遷入,設置軍營駐軍,在平緩海岸形成小港。但是數百年前大漢溪在南崁、淡水之間,數度擺尾改道出海,讓這塊地區充滿水患記憶,居民開始北遷高地,造就現今繁榮的滬尾淡水。
淡水的繁華,相映八里的寂寥,八里人總說:「一河之隔,怎麼差那麼多!」,但是時代總會翻轉,只是不知道翻轉之後,是福是禍。
原本依賴淡水渡船,整治淡水河左岸風貌,只是讓繁榮沿岸假日繁榮。但是一項淡水新港計畫,卻翻轉八里整個歷史命運。
台北港開港,早期是為東砂北運而設,但是隨著二岸之間的海運加劇,新的港口計劃出現,透過BOT方式讓三家海運財團,在港區投資興建倉儲碼頭,並且獲得長期經營權。到了現今在二岸漸漸形成跨海生產鏈,以及更緊密的貿易,台北港從運砂專港,開始轉型到新時代的自由貿易港區,甚至和高雄、台中、基隆、麥寮、在競爭自貿港的王牌至尊。
原本台北港自由貿易區的規劃,涵蓋2000多公頃海岸線的陸海區域,其中還有高達1000多公頃填海造陸的自貿產業區,台北港拜緊鄰首都台北之賜,將成為中台貿易的重地,甚至成為過度依賴中國產物的海上臍帶。
台北港將發展,中央政府投入鉅資、召來財團,全力發展這塊真有發展之地,不像中科四期只是空殼騙選舉,地方政府也全力配合,規劃出八里與林口約1000多公頃的特定區計畫,計劃成為台北港的腹地,全新打造一座台北港國際海灣城,甚至都可能成為最靠近中國的遷都新選項。
八里翻轉了!但是居民倒楣了!
原本低度發展,許多居民還能安居百年家園,務農等生機,但是特定區計劃一來,幫助炒高土地地價,引入新居民,卻是苦了守候百年的當地老居民。八里頂罟地區的130多公頃土地,成為台北港特定區的一部分,徵收的速度,簡直和開車一樣快,2009年提出特定區計畫,2011年就走完程序,2012年就準備拆屋趕人,中央急、地方急,連辦徵收的公務員都很急。
早在台北港開發時,許多有眼光、有門路的人士,早已投資購地,精確的買下適當的土地,在特定區內等待徵收配地,或在透定區外等待增值售地,政府政策造就新的土地富豪,但是老居民卻在土地翻身的遊戲裡,變得一無所有。
以頂罟汪家為例,家園、農地被徵收,總共二分多土地,由家族多數人共同持分,一旦徵收完畢,家族成員各自分產,守在老宅的汪家後代,擁有土地面積不夠配地,得到的徵收金額,在地價換算之後,根本買不起特定區內最小的單位面積,變成註定要從家園流離。
土地開發,財團發財,原本有屋容身的老居民,卻被迫流離,這是一再上演的荒謬事實。
王家有位百歲的老祖母,從小就生活在老宅裡,家人面對土地徵收,一直不給老祖母知道,但是土地仲介不時來訪,街坊鄰居不時來談,老祖母知道土地徵收事件,更清楚徵收後一家無家可住,整個人開始天天擔心,總是不斷問著女兒汪菊,該怎麼辦?
七十多歲的汪菊,也不知道該怎麼辦?看著老媽媽活到百歲,還要擔心無屋可住,自己也是將要流離失所,一想就是傷心難過。她說,從一開始,就和官員說不要賣,官員說照步走,有意見可以陳情,他們只負責徵收,並說要快交土地權狀,太晚交會少領補助。於是,徵收像是無法擋的巨獸,王菊一家一步步陷入困境之中。
張家和王家一樣,都是不想被徵收的農戶,一樣陷於徵收的不歸路上,原本寄望當地拍胸脯民代,找管道疏通,看事情能不能有轉圜,但是等不到機會,卻等到拆遷公告。
2010年,農陣舉行反徵收土地正義大會,張先生和一小群居民,帶著抗議小布條,靜靜的站在場後,希望大家能看見台北港徵收區居民的悲傷。2011年底聯絡上農陣,雨中培慧老師一來,居民群湧而至,希望抓住最後的一絲希望。
談論中,汪菊的淚,就像門外的雨,沒有停過,百歲老祖母的眉頭,更是皺的比海溝還深,這是政府給人民的幸福。
2012年1月,土徵法修法關頭,農民齊聚台北街頭,七十歲的汪菊,在立委林淑芬的安排下,進入立法院中庭,希望向王金平陳情,通過符合土地正義的民間版本,但是無人願見,王菊大哭,七十歲老人的淚,為貪婪國家、無情政府,註記建國百年的羞恥。
2月除夕前,百歲老祖母過世,臨終前一直擔心,「菊啊!妳甘有厝可住!」,一百年守著家園,歷經風風雨雨,最後竟是如此收場。汪菊說,媽媽身體很建康,但是徵收一來,整個人就很鬱悶,人就沒元氣,完全是政府害死他母親。
4月13日,他們再度來到立院,地方已經組成自救會,希望如果無法撤銷徵收,能不能比照相思寮或大埔模式,讓十多戶想耕作的農民,能夠土地集中一起,繼續耕作。但是官員回答讓人心寒,縣府地政人員說,這樣土地上會零零星星,讓開發地區不夠完整。
人民的家園、汪菊的淚水,百歲老祖母的含悲而終,竟然在政府眼中,只是地圖上的零零星星,看不見人民的最後希望,只想財團開發的完整方便。
一位鄭先生,拿著地圖說明,特定區內的分區規劃,許多土地都為海運財團所有。這才讓人明白,政府找財團花錢去BOT建港,財團投資的成本,全在特定區的土地賺回來,更狠的是,全是拿人民的家園土地,去填飽財團的貪慾。
農陣蔡培慧表示,在土徵法修法之後,台北港徵收區記者會只是個開端,農陣會持續關心土徵的問題,連同大埔、相思寮等地未解決的問題,同時也會關心政府圈公有地,變賣土地的問題。民進黨陳其邁、林淑芬立委也到場,允諾會再度提案修法,修改土徵法侵害人民權益的問題。
台北港建自貿區,八里翻身了,居民卻完蛋了!這是台灣各地重大開發案的縮影,有建設不會先富利居民,到最後卻是流離失所,這是政府偉大德政!當然專為財團。
台北港自貿區興建,先苦頂罟徵收區農民,再來輪到林口徵收區居民,但是這還不是全部問題,在連通自貿港到台北之間,新的淡江跨海大橋要興建,爭議多時的淡水沿岸快速道路要動工,一個區域、一條路網,掀起北部地區環境生態、居民生存的漫天風暴,才是台北港大開發的系統性破壞的全貌。
燒香拜佛吧!一求開發別來,二求政府財團要收斂,三求人民相挺站起來!
百歲人瑞的最後心願,無情政福有沒聽見!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