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宜蘭縣五結鄉的中興紙廠,前身是建於1935年的臺灣興業株式會社,當時由日人大川平三郎集資成立,開始以宜蘭盛產的甘蔗渣、鬼茅為原料,後來改為運用木材,並且為了穩定原料來源,申請開發花蓮林田山林場,取得鐵杉、雲杉作為造紙原料。
工廠生產報紙、衛生紙、道林紙等紙類,年產木漿紙張達18,000公噸,規模為當時台灣最大造紙工廠,號稱東南亞第一。
戰後政府接收,1958改名為中興紙業股份有限公司,繼續生產紙張,後期台灣林木禁伐,進口木材原料昂貴,以及國際紙價波動,2001年中興紙業宣告停工,工廠長期閒置,2014年由宜蘭縣政府以工業遺址再造,進行保存與活化,成立文創工坊與工藝育成基地,成為熱門旅遊景點。


廠區最顯眼的大煙囪,連接過去的鍋爐間,生產蒸氣產生推力,作為發電以及機械動力。

紙廠木料加工成碎木屑,最後再送到磨木廠,利用機器將木屑,磨成製作紙漿的原料。

舊磨木廠以清空方式,保持廢墟面貌,但是為了安全禁止進入。



舊辦公廳舍上長出的榕樹,形成特殊景觀。









日治時期興建的11號倉庫,原來是放置亞硫酸的物料空間,目前1已修復開放參觀,並且利用過去消防池來造景。



館內有紙業展覽,讓人看見從紙張到紙製家具的不同發展,非常有學習功能。

中興文創園區空間寬闊,活動豐富,到宜蘭應該拜訪、旅遊的地方。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