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台電規劃在基隆協和電廠外海域,填海造地興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,在地居民與環團反對,發起抗爭行動,並且推動在地公投。
未料,公投進入連署,遭到行政院以違背憲法及中央多項法規,因此依法予以撤銷!
#撤銷一出舉國嘩然最愛公投的民進黨_竟然沒收公投
甚至端出的理由,不只很難說服社會,連自己未來的公投路都斷送!分別就反四接公投的民主性與政治性,做出分析。
第一、反四接公投不屬於地方公投?
政府以能源政策是中央政策,不能以地方公投否定全國性能源政策,這是法律位階的憲政層次問題!
諷刺是,2003年公投法通過前,反核團體就舉辦過貢寮、台北的反核地方公投,直接就是拒絕核四。
縱使公投法通過後,2013年前副總統呂秀蓮提出「你是否同意新北市台電公司核能四廠進行裝填燃料棒試運轉」的地方公投,在新北市議會通過,在中央被駁回。
後來委任高涌誠等律師提起行政訴訟,以憲法第15條「人民之生存權、工作權及財產權,應予保障」,新北市市民當然可以透過公投,行使正當防衛權,力爭地方公投的正當性,但是最終敗訴。
現今,反四接團體為推動地方公投,提出公投名稱為「您是否同意基隆市政府應拒絕協和電廠(含其附屬設施第四天然氣接收站)於『基隆市水產動植物保育區』填海造地?」
公投重點不在反對全國性的能源政策,而是反對在基隆海岸填海造陸毀壞生態,找出開發區域屬於地方管理的保育區,希望透過地方公投,表達在地心聲,要求地方政府拒絕開發。
反四接公投,其實應該稱為「反四接填海造陸」公投,比較完整表達意義,重點在屬地性質的反對開發破壞海岸!
未料,政府又以「水產動植物保育區」屬於中央審核編定,不算地方事務,否認地方公投合法性。但是反四接「填海造陸」團體表示,保育區中央編定,但是地方管理,地方具有拒絕開發破壞的權力!
地方政府對於海岸保育區開發,是否具有管理權?在2018年深澳電廠要將卸煤碼頭的防波堤,同樣蓋在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,中央政府官員以地方未公告禁止開發,應可興建,但是新北市表達未同意設防波堤,當然就是禁止!
從這個案例,顯示中央官員早知道地方政府對於所轄保育區開發,具有管理權,此時再端中央審核編定,地方無權管理,所以地方公投無法成立,這種說法就太瞎!
第二、反四接公投太過政治性?
任何公投都具政治性,因為公投本身就是人民對於公眾事務的直接民權,甚至也是一種社會意向的展現,連帶影響投票行為。各政黨深知其道理,選舉綁公投樂此不疲,所以說公投太政治性,就是明知故問!
反四接公投亦是!發動公投就是因為行政機關執意進行,民眾或團體在抗爭未果下,採取的直接民權方式,公投結果能對行政產生影響,也能展現民意迫使政黨表態。
過去,中央與地方都支持四接興建,反四接團體發起地方公投,就是想展現在地民意,影響地方行政的決策,要求地方政府依照權利保護地方環境。
在2022選舉後,基隆換黨執政,新任市長當然可以依照地方政府對於保育區的管理權,拒絕開發破壞。
但是持續舉辦地方公投的意義,在於能夠讓地方行政,更具在地民意基礎,不會淪於首長獨斷的霸氣。
甚至,也是一種真正尊重在地意見的公民行動,因為公投可能不過,民意不反對開發保育區,願意接受四接開發,讓反對團體接受最後民意。
所以,論述首長決定就好,公投太過政治,完全就是一種反民主的思維,背棄過去推動公投,彌補矯正行政缺失的意志!
捧著公投反公投,就是現今政黨對於公投的態度,公投成為選舉造勢催票的工具,有利大力舉辦,動用行政資源支持吹捧,不利就百般阻擾,從不成案到難過門檻,就是可以讓公投夭折,民意被扼殺!
過去許多社運團體、政黨人士,視公投為民主的救贖,甚至作為反威權統治的民主利器,但是一旦執政獲權,卻又轉身成為公投殺手,甚至拿著過去反對的威權言論,去攻擊自己過去捍衛的公投民主,前後顛倒、立場翻轉,真是讓人嘆為觀止。
更悲是現今這些反公投的言論,又被下個當權者引用複製,成為前後狎玩,無一真心的功利主義,造就台灣在野談民主、當政搞威權的政治異景!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