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開發桃園海岸

2018年守護藻礁團體潘忠政等人召開記者會,指控中油以22億收購東鼎公司,獲得土地,進行開發,可能涉及國民黨不當黨產問題,希望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進行調查,並且在爭議未釐清前,暫停環評審查。
潘忠政表示,東鼎公司於2000年讓出股權給中華開發公司,中華開發為國民黨黨營事業,2016年中油買下東鼎公司,公民團體反對中油繼承開發權,要求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先查明,資金移入中華開發之黨產不當交易,必且要求停止觀塘工業港審查。
守護藻礁團體的指控,並非空穴來風,因為東鼎天然氣公司,原本為東帝士集團陳由豪所創立,後來由中華開發收購,佔有47%股權,並且當時董事長就是國民黨大掌櫃劉泰英,現今中油出資收購東鼎,讓人擔心會不會有著國庫通黨庫的問題?

回顧整個觀塘開發案,如同是近代官商、黨國的土地開發遊戲,在集資、淘空、併吞之間,讓一片海岸土地,成為生財工具,並且在多年之後捲土重來,幽魂不散。
1993年,東帝士集團陳由豪在台南七股推動七輕計畫,又看中桃園大潭發電廠興建後,提供台電長達25年,高達4000億元利益的天然氣供氣合約。於是在1996年,成立東鼎天然氣公司,由東帝士45%,日本三菱15%,中央投資公司及中華開發工業銀行,共同佔40%,在桃園觀音推動觀塘工業港、區開發計畫,總面積達1174公頃,其中工業區面積230公頃、工業專用港368公頃、港外水域576公頃。
整個計畫總投資金額達921億元,透過廠商投資入股,以及規劃銀行聯貸,分期投入建設資金。在工業港區的廠區規劃上,建立天然氣氣化廠區69公頃,每年可接收天然氣600萬噸,以及冷能利用區25公頃,石化品儲運區25公頃,水泥及砂石儲運區24公頃,成為一個多功用的工業港區。
海面上的工業區

整個開發計畫,在於先期投資興建工業港區,設立天然氣接收站,再簽約拿下4000億的天然氣供氣權,成為巨大利益的核心。
開發觀塘工業區,拿下天然氣供氣合約,握有海外天然氣源的中油,也曾想進入競標開發,當時國營會發文中油,在違反公平交易法下,「禁止中油參與觀塘LNG接收站的競標,相關工程希望由民間主導」,中油在所有可行性報告及評估都完成後,最後並未參與投標,於是東鼎成為唯一開發商,甚至有著拿下供氣合約的優勢。
東鼎有著拿下供氣合約的優勢,必須進行就是港區的開發,但是開發工業港、區,必須先取得土地。在當時,陳由豪的黨政關係良好,東鼎公司又有國民黨黨營事業入股,在土地取得上相當順利,國產局以「讓售」名義,將桃園外海230公頃海埔新生地賣給東鼎。

潘忠政指出,依據土地法14條規定,海岸線在一定限度不得私有,應向主管單位國產局申請租用,但是政府透過專案方式辦理,以觀塘工業區申請讓售四筆海域國有土地,不在桃園縣政府劃定的「不得私有」範圍內,最終同意讓售230公頃的沿海國有土地,前後分成二次讓售,總計東鼎花費10多億購地,一坪約計2、3百元價格。
取得工業港區開發權,握有優先簽約供氣合約,開發觀塘,看似一切順利。但是1999年東帝士爆發財務危機,陳由豪將部分股權賣給中華開發,國民黨黨營事業大掌櫃劉泰英接任東鼎公司董事長,隨即面臨2000年總統大選。
2000年總統大選,當時連、陳、宋三足鼎立的選情激烈,東鼎公司在2000年2月到4月間,分別捐獻政治獻金1億元,支持三位候選人,後來引發風波,2004年民進黨還特別召開記者說明,東鼎二筆5000萬捐款,是捐給政黨,不是個人。
選後民進黨執政,情勢大變,當時副總統呂秀蓮提出以「大潭取代核四」,持續推動觀塘工業區開發,但是中油不得參與開發,不能競標供氣合約的禁令,宣告取消。2000年觀塘工業區與工業港先後有條件通過環評,東鼎全力進行工業港區開發,但是2003年中油拿下大潭電廠供氣合約,東鼎失去核心利益,觀塘開發案完全停止。
同年,檢調開始調查東鼎弊案,除了陳由豪、劉泰英涉嫌淘空資產案,也一併調查當時的國有地購地弊案,國有財產局相關官員遭到函送偵辦。最後,除了潛逃中國的陳由豪定罪,其他人查無不法,東鼎開發就此沈寂。因為東鼎案許多財團參加,為求解套,其間政府與民間人士,一度邀請台塑王永慶來推動北部綜合工業港,甚至桃園縣府規劃大桃園濱海工業港區計畫,但是都無疾而終。
誰來接手開發爛攤

中油獲得供氣合約後,先建海底供氣管線,但是因為供輸量不足,必須再建新的接氣站。在東鼎開發觀塘工業港區時,中油就曾作過評估,認為當地氣候、海象,一年約180多天可泊船卸載天然氣,效率並不好,曾經放棄。但是最後又提出環差審差,接續推動觀塘工業港區開發計畫,並且在2017年以20多億收購東鼎,獲得開發土地。
當時中油董事長陳金德表示,觀塘工業港區通過環評,再做環差即可開發,時程上最快。但是整個併購案讓人質疑,在於併購談判在2016年3月開始進行,成為政權輪替前的財產處理,讓中油賣下國民黨黨營事業握有許多股份的東鼎公司。
2016年黃偉哲立委質詢中油董事長陳金德,指出「前兩任部長,一個是擔任金控董事長、一個擔任工銀的獨董,都是東鼎股東,你們的老長官,結果價格弄那麼高!你覺得這合理嗎?」,質疑中油併購東鼎,內情並不單純。

環境律師蔡雅瀅指出,藻礁問題牽連著土地開發利益,官商、黨國合力買地開發,現今開發停止,爛尾摔不掉,中油出面收購解決,讓財團與黨產解套,然後堅持原地開發,成為造成藻礁生態大危害的原因。
環境律師陳憲政指出,不當黨產處理條例的第五條規定,遭推定為不當黨產者禁止處分,且若政黨、附隨組織、受託管理人的處份也將不生效力。陳憲政表示,環保署說不當黨產的處理與環評程序無關,只對了一部份,觀塘案目前是當時東鼎到底是否有取得土地都不確定,且依法私人不可以取得海岸土地,這些還沒釐清就不該進行環現差案的審查。
其實,中油取得大潭電廠供氣合約,政府並沒有要求一定要在觀塘建港,甚至當初是以「觀塘港未建成前,有能力供氣者,可以參與供氣投標」,中油以海底輸氣管取得供氣合約。現今台電在台中港興建接氣站,台北港也有港區可供利用,都是可利用已有港區基礎建設,設立輸氣管線,花費相對較低,中油的利益是供氣合約,不是開發建港。
讓人不明白中油為何就是要花錢購地,然後綁住自己,一定要到觀塘建工業港、區,現今面臨藻礁爭議,破壞生態引發全國反對,開發期程絕對延宕。這種捨易路不走,非得踏上最困難的開發之道,讓人不僅思考是中油計算錯誤,還是黨國幽魂作祟!
1 則迴響 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