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美國大選即將底定,魔戒世界正要開展!
這場中美較勁中,中國算是取得初步勝利,贏得進出太平洋的後門。
中國整軍備武,目標不會只是攻下台灣,如果只為奪取台灣,不必興建航母,而是登陸艦艇。從中國優先建造航母,已經可見優先順序,先爭霸世界,再攻下台灣。
出洋!對中國有著莫大意義,一個是在攻台時,有能力前往台灣東部海域阻擋援助,一個是美中爭霸時,有能力像二戰日本航母能直襲美國。所以,中國造了一堆艦隊,視如一雪百年受辱的恥辱,當然不會只是在中國沿岸巡航,如何突破找海門出口,成為當務之急。
中國出洋海門,北有日本–台灣海域之間的前門,南有台灣—菲律賓海域之間的後門。之前艦隊繞台,重點不是威嚇台灣,更重要戰略意義,在於試探兩道海門的軍事壓力,最近飛機往台灣西南海域飛行,正是進行開後門的出洋宣示,作為中美爭霸的綠燈信號。
中國爭取出海門,美國強化建島鍊,兩強爭霸在於中國能否出洋。中國走前門經美日聯防,風險極高,走後門經台菲海域,壓力最小。甚至在美國艦隊無力長守南海下,只剩下以潛艦封鎖海門,中國不斷飛行運八,就是在進行偵測與反潛行動,保證後門暢通。
中國開後門,進出太平洋,台灣扮演門鎖地位,甚至海門中的東沙島,更是具有關鍵地位,就算無法阻擋,但是具有偵測預警功用,中國忌之,美國愛之!
中國目前不會攻台,在軍隊能夠出洋,拒止國際增援台灣,甚至進行偷襲作戰之前。攻台風險極高。一旦前方打,後方增援,重蹈當初攻打金門,前方攻擊,後方料羅灣增援,中國吃了大虧。一旦攻台陷入纏戰,正中美國犧牲台灣消耗中國的計謀,萬一攻台失敗,更是讓中國建軍稱霸之心,一夕全滅,甚至危及領導核心。
中國出海門,成為爭霸世界的起手式,這段期間的兩強激鬥,攻防全在此處。
美國一開始就無心戰鬥,甚至直說整個衝突,美國建立在經濟威逼上,一旦經濟有所獲,印太戰略還是亞洲國家需自守。至於中國就是博命演出,出不了海門,數十年建軍,終是只能近海巡航的幻滅。
諷刺是,中美較勁,中國開啟後門,取得初步勝利,但是出洋之後,卻是發現敵人不只美國,必須面對世界的對抗。
中國原先規劃「和歐抗美」,積極與歐洲建立關係,前期頗有成效,美國基於保護主義的經濟抗中,歐洲冷漠。但是無論因為新疆、香港人權問題,威逼台灣態度,新冠病毒風暴,甚至戰狼外交的粗暴失禮,反而讓歐洲團結抗中,中國以為小爭勝美國,卻是挑起歐洲的對抗。
歐洲難與中國在軍力上發生抗爭,但是卻能在國際聲譽上,讓中國墜入深淵,讓世界同仇中國的反民主霸道統治,甚至在台灣事務上,更有機會勇於表態,尊重台灣國際地位,踩上中國痛處。
至於美國,大選即將落定,無論誰當選,武力威逼經濟的作法,已經證實無法在中國討到好處。美國終究錯估中國一旦掀百年抗外辱的民族魔咒,舉國都會沸騰。選後,中美再回經濟對抗,軍事上美國寄望的日、澳、印的中國包圍網,同樣回歸中國崛起,亞洲自守的態度。
若有下一波衝突,就是美國無心無力艦隊遠征,就只能打破慣例,在中國周邊友美國家,除了防禦性飛彈之外,佈置攻擊性飛彈,到時可能發生中國版的「古巴危機」,對抗又再起。
至於台灣,一直是美國棋子,用來當小三激怒中國換利,或是當砲灰削弱中國軍力,美國對台灣只有算計,從未真心。甚至買武器、進萊豬,還是得不到明確的承諾,或是名分的承認,到頭來還要台灣說出口「不會與美國建交」、「不會尋求獨立」,已是相當屈膝!
中國已開門出洋,取得後門進出權,當美國無力派軍擋門防禦,台灣天天追飛機,其實無濟於事。該是重新計謀,在美中關係上重作調整,甚至加重對歐關係,能在關鍵時刻幫助台灣。並且加速武器自製,至少在飛彈質量數量上,全民國防的訓練上,達成刺蝟台灣的戰略佈局,讓中國可以稱霸全世界,卻難以吞下小台灣!
美國選戰紛亂,中國已開後門,這態勢像是魔戒的場景,索倫大軍已出柵,中土各國莫再紛亂,甚至別再期待擁有魔戒的誘惑!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