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國民黨召開全代會,宣示重回憲法一中的路線,二岸路線堅持九二共識的一中各表,以期奮發圖強,浴火重生。
但是諷刺是,國民黨奉為祖先牌位的「中華民國」,視為核心的「抗戰」與「反共」歷史,卻在共產黨與民進黨各取殘餘價值下,轉成「反法西斯」與「反中」的力量,留下一個論述被掏空,有如行屍走肉的國民黨。
最近,中國電影《八百》的賣座,以及民進黨高調追思八二三砲戰,正是「論述分割挪用」的經典之作。
中國電影《八百》,推遲一年上映,在外界懸念中國電影中,如何展現/隱藏中華民國國旗之時,電影上映創下驚人票房紀錄,中國人都觀看這部「愛國電影」。
《八百》故事就是過去中日戰爭中,中華民國國軍死守四行倉庫的故事,過去台灣也拍過《八百壯士》,作為國軍英勇抗戰的「愛國電影」。
在國共對抗的年代,這種宣揚「中華民國戰史」,如同為「蔣軍」宣傳,完全掩蓋逃避唯恐不及,哪有可能拍成電影歌頌。
但是,中國(中華人民共和國)定義二戰為反法西斯戰役,為了成為反法西斯聯盟的歷史領導地位,2015年二戰70周年,還舉辦國際儀式盛大慶祝,所以中國勢必吞下抗戰歷史,成為中國歷史的一部分。
於是,中華民國八年抗戰,成為中國歷史的一部分,從過去宣揚的「分進合擊」,國民黨打前鋒,共產黨守後方。到現今直接寫成歷史,中華民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消滅承接,抗日歷史完全接手。
電影《八百》的奧妙,就在模糊中華民國國軍的身份,成為中國軍隊抗日的壯烈歷史,一反台灣過去「單面宣傳」英勇國軍的內容,而是透過蘇州河對岸,廣大的上海人民與全球媒體,看著中國對抗日本的壯烈歷史。
「無分陣營、同禦外敵」成為電影的核心,當租界對岸的中國人,送旗、拉線一一加入戰局,抗戰的「八百壯士」成為所有中國人的參與,無分戲子與戰士,以過去抵禦外侮的歷史戰役,將人民縫合入當下歷史。
當電影結束時,守軍奉命撤退過橋,日軍血腥掃射,橋頭鐵籬後豎起成千人民的大拇指,一場不分國共的愛國電影,就此完成。片末字幕顯示中國共產黨建立抗日民族戰線,進行反法西斯戰役,更是徹底吃乾抹盡,不再留給中華民國一點位置。
算是中華民國前傳的「抗日」,在台灣已無談論,反而中國光明正大的吞噬挪用,扛中華民國神主牌的國民黨又失憶般的無權(政權)抵抗,抗戰大旗就被中國整碗端去。

中華民國前傳已失落,剩下的後傳「反共」,在多年來國民黨親共的政策下,開始模糊,甚至成為雙方避談的歷史。
有趣是,民進黨抗中,拒絕一中政策,在美中對抗,中台緊張的時刻,竟然搬出中華民國反共的歷史,一面喚醒台灣反共的意志,一面重溫中美聯合防禦的關係。
從「抗中」連到「反共」,又是一種歷史挪用,「抗中」的核心是確保台灣地位獨立,「反共」卻是要光復大陸國土,兩者表面對抗中國,但是深層意義完全不同。
當民進黨為抗中,搬出反共,歌頌過去反共的中華民國國軍英勇,避談過去二二八事件,國軍血腥鎮壓的歷史。甚至為了台美聯合抗中,不惜覆頌中華民國的反共歷史,共同追憶當時的犧牲將士,忘記當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下的蔣家政權。
更驚心是,民進黨召喚「反共」的論述,也就將台灣再度封入「中華民國」的軀殼裡,一如現今不敢「制訂」新憲建國,就只能在「裝修」中華民國憲法,玩起「抗中」與「反共」的不統立場,不給統不敢獨不就是當下民進黨的真實態樣,最後僅守「二中」底線,藍綠萬流歸一。
抗日,共產黨吞了!反共,民進黨玩了!中華民國的前後傳,已經各有傳人,留下一個抱著空殼甚麼也不是的國民黨。
對於國民黨,輸了大片江山,輸了偏安政權,一直以為是敵人太強,卻從未深切反省真正輸的原因,就是人民厭惡!從過去腐敗到先前專制,國民黨最大失敗,就是成為歷史中的過街老鼠,從中國到台灣都被人民厭惡。
更諷刺是,能利用的抗日與反共歷史,敵人都拿去拆解善用,留下的還是腐敗專制的國民黨歷史,繼續讓人厭惡!
國民黨要再起(其實已無期待),該做的事,不是再攪一中原則,還想國共哥倆好!而是該重舉中華民國「民主燈塔」的老調新彈,以民主對外反共,勇敢反對中國霸權行為,以民主對內施政,真心站在人民立場,才有可能讓人信任。
中華民國被分割挪用,其實有助台灣主體論述的建立,中華民國抗日,台灣當時是日本南進的前進基地,中華民國反共,台灣是隨時回鄉的國家復興基地,台灣如同跳島,為一個前進、復興目的存在。

台灣過去,統治者來來去去,一直為「冠上的國名」而活,其實至今,無需承擔如此多的歷史重責,如何發展台灣,安全幸福過日子,成為全民共識。
無論「抗日/反法西斯」、「反共/抗中」的時代名詞,總是有政權以之為利,作為反抗顛覆其他政權工具,甚而為目的開始施行專制手段,其實都成為政權符碼的玩弄,國族論述的召喚。
「抗日/反法西斯」、「反共/抗中」字眼底,真正的價值就是「民主自由」。抗日不是因為國名日本,而是當時帝國侵略民主自由,反共不是因為國名中國,而是因為政權迫害民主自由。
台灣的立場,應該揚棄過去的「論述大帽」,重新建立在民主自由的信念上,一個新的國度,無論如何稱呼,對內對外都該堅持「民主自由」的論述。
這也是過世的李前總統曾說,「無管叫啥米,堅持民主自由卡要緊!」台灣已無空間在國名上作文章,執政者心知肚明,唯一堅持就是民主自由,贏得世界尊敬,但是這樣的民主自由,不只是抗拒外國侵略,也必須體現在人民幸福上。
分割挪用的中華民國,算是宣告一個歷史的終結,或許國名被迫繼續留用,但是如何在中美對抗之間找出平衡支點,落實自由民主真義,卻是每位台灣人必須共同努力與捍衛的目標。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