★潮境之春–生態與觀光的拔河遊戲★(2009)


基隆潮境公園,突然變得很熱門,到潮境成為旅遊玩家的新聖境,但是當地居民說,那來潮境的地名!

潮境公園早期是1976年設立的長潭垃圾掩埋場,全基隆的垃圾,全部送到這個海角的邊陲之地,在寬廣的海蝕平台上傾倒。一直到1992年停用,2000年規劃建設環保公園,2004年完成後,定名叫做潮境公園。

搞不清的遊客,以公園名稱,統稱八斗子長潭里區域,絡繹不絕的遊客頻頻問路,當地老年人被問的莫名其妙,在地年青人解釋到心頭冒火。



潮境公園所在的長潭尾,百年來未曾改過的地名,居民從礦業到漁業,就是叫這裡長潭尾,大不了行政劃分變成長潭里。

但是時代在變,從1937年日本政府蓋北部火力發電所,到1976年國民政府蓋垃圾掩埋場,長潭里居民始終守著僅剩的家園、港灣,看著附近土地的改朝換代。

潮境公園現今出名,但是居民有著新的憂慮,因為新的大型BOT案將至,土地又將再被租出。

1978年規劃的海洋科學館,一路走來風波不斷,從取地到經費,不斷規劃建建停停,最後以海洋教育園區的面貌出現。

尤其這十年間,進展更是快速,向台電租用北電舊電廠,到取得漁業署用地,再劃出二期開發計劃區。這個快速的動力,不是保育的迫在眉睫,而是觀光的發展需求。

整個海科館計劃,包括BOT與OT的建設,分成南北地區,分有潮境海洋中心、潮境公園、海岸生態體驗園區、區域探索館、海洋劇場、海岸生態體驗園區、停車場等等區域。

政府對外總是宣稱打造北台灣海洋研究中心,但是翻開招標公告,政府管理使用僅剩行政區域,其他的館場、地區,幾乎完全規劃交由民間業者租用營運。

海科館像是一個保育幌子,真正是價值是潮境的觀光利益,一個串接和平島、八斗子與潮境三個地區,形成基隆海濱的觀光軸線。

於是,諷刺的場景不斷出現,海科館天天高唱保育願景,但是地方政府頻頻計算觀光利益。當海科館推動海洋教育、物種保育,地方政府熱衷旅遊人次、消費潛力,當海科館規劃海域成為生態保育區,地方政府想要海灣變成的是海洋休閒區,甚至民意代表直接要求規劃觀光飯店區,打造台灣的潮境。馬爾地夫。

一心搞觀光的地方政府與被賦予做保育的海科館,像大玩同床異夢的拔河遊戲,一邊要保育,一邊想觀光,彼此需要對方的協助,卻對未來願景有不同想像。

掛羊頭賣狗肉的開發計畫,早成許多保育建設的問題,當耗時費力的保育工作,碰上急著搶錢的觀光利益,有時嘴上說的,不等於實際做的。

台灣設有四個海洋研究中心,台北八斗子、屏東後灣、台東成功,以及澎湖白沙四個海洋中心,

高度知名的屏東海生館,早就走向觀光,大型展示缸裡,從白鯨跳舞到真人餵食秀,讓人看的無奈,當海洋教育碰上業者求利,有些事只能搞噱頭、求刺激。至於被要求的保育研究,如果看見館後簡陋的餵養、研究區域,真的心裡會想,能登台的水族,和無法登台的水族,命運真的大不相同。

至於台東和澎湖,從政府經營走向委外經營,操作的模式大同小異,小丑魚熱鬧登場、大魟魚海洋飛翔,差別是一個在離島、一個在後山,總是人氣不足的開開關關,永遠等待下一個經營者來臨。

至於掛設在這些中心背後的水試所等等研究單位,永遠像委曲的小媳婦,縱使一再換名、招牌更新,但是審視年年研究經費的預算,真是看了讓人感嘆,台灣的海洋教育,就在這種模式下,娛樂大眾。

以保育為名,行觀光之實,成為台灣最惡的生態危機,當珍貴的深澳海灣拜潮境之名,將要湧入規劃中一年二百萬的人潮,南方墾丁的惡夢,一樣會在北部潮境發生。潛水人口中唯美的海底秘密花園,未來不會只是清出魚網、魚線,而是更多的環境污染。

如果定位不明、法令不清,海科館未開幕,就注定翻攪在未來的觀光壓力中,不只BOT業者的觀光業績,還有地方政府、民意代表的開放要求,再加上周邊土地的高度,都只會讓潮境倒向觀光,不是保育。

對於長潭尾居民,這樣的光景讓人困惑,十多年的社造歷程,終究他們不會是土地的主人。從發電廠、掩埋場到海洋園區BOT,他們只能期待灰渣別掉下來,臭味別漂過來,到現今又得憂慮未來的人潮、車潮,別造成社區的夢魘。

至於因為BOT園區,造就地方繁榮,各地已有先例,屏東海生館旁的後灣社區,如同一個夢碎的例子。海生館開幕後,園區和社區像二個世界,大型遊覽車進進出出,沒有多少遊客來到社區,當初促進地方發展的口號,早成過氣文宣。

就像後灣居民戲稱,一棟海生館還不如村中的一座紅橋,海角七號電影拍片現場,三不五時還能吸引一些遊客入庄,看見紅橋停留消費。

海科館建館之初,一度打算遷離居民,淨空園區內部,但是事涉龐大徵收經費,最後無法達成。現今海科館建設中,依舊承諾照顧地方居民,問題是如何照顧,如何共榮,使終沒有說清。

十多年,長潭尾在擺脫掩埋場惡夢後,努力社造,希望將家鄉的美好介紹出來,但是碰上BOT巨獸,交錯著又期待又怕受傷害的矛盾之心。

當深澳灣想建卸媒長堤,海科館以保育為名出面反對,台電抱怨早知不出租北火舊廠海科館。但是海科館挾BOT之勢,規劃大型園區走向觀光,長潭尾居民會不會哀怨早知別太相信官方文宣。

潮境很美,未來將修復舊稱水八線的深澳支線,大量人潮循著運輸而來,觀光可以起飛,但是失去得會是什麼?長潭尾平浪橋的寧靜歲月,還是深澳灣的瑰麗海洋?

更讓人擔心是,這種包山包海的BOT模式下,會不會到時又設了大門,讓美麗海濱成了私人園區,不再能夠自由進出。

潮境,美麗的保育宣言內,一場生態與觀光的拔河遊戲,在各有所圖的心照不宣中,構成異樣的瑰麗風景。



分類:未分类標籤: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