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施明煌總兼的喜願共和國】(2009)




關於喜願麵包工坊的施明煌,該從那個部分開始介紹呢?心裡有點困擾著。

一位陪著身心障礙朋友,一路走來的麵包坊總兼。還是關心台灣農業發展,身體力行的草根推手。或是記錄古厝歷史,走遍319鄉的天涯行者。甚至在台灣教育改革理念上,不斷衝撞的獨行俠。

很難!太多身份,每樣都做的令人感動,要介紹真的開始困擾著。

那麼,一切從麵包開始說起吧!




十年前,施明煌在彰化芳苑,開設第一家喜願麵包工坊,以製作麵包,陪伴一群身心受限朋友,追尋自己的人生。

雇用身心受限朋友製作麵包,但是施明煌不賣愛心麵包,他堅持所有麵包一定要有品質,因為那是對消費者的負責,麵包裡不只有溫情的感動,應該還有美味的感受。

這也是施明煌的三部信念,不接受捐款、不申請補助,不向社會募款,他相信製作美味麵包,挑戰現實的市場競爭,才是存活的道理。

麵包坊裡的朋友,都是工作的員工,不只薪水是員工對待,要求也是員工對待,對於因為身心狀況產生的限制,科技來自於人性,成為很好的話語。購賣好機器,幫助人力不足部分,甚至設計一些計時燈號,幫助有時會忘記時間的員工,精確的讓麵包符合每一道程序。

更有趣是,喜願麵包只生產穀物麵包,一個是因為穀物都是自然食物,可以讓消費者吃的健康,二是因為穀物麵包製作較簡易,員工容易上手,也必較不會有工作傷害,三是製作穀物麵包,能和附近的傳統麵包店產生區隔,不會影響別人生意形成反彈,這是一種里仁思維。

在這麼多的堅持下,喜願麵包一路走來始終如一,施明煌常常告訴員工,要做好麵包,不然喜願也是會倒,結果十年沒倒,員工安身立命,喜願麵包還能撥出一些營餘,捐住其他需要幫助的團體。

弱勢相扶,一直是我看見台灣社會最感人的部分,施明煌總是身體立行,陪著員工追尋人生,其實擔頭已經很重,但是喜願總想多做一些。

食用喜願麵包,如果仔細品味,可以發現一些水果口味的內餡,總是細切的果肉,那不只是咀嚼的好口感,而是盡量不用進口果醬,而使用台灣農民種植的水果,品質好買相差,喜願讓它變成麵包內餡。因此,不會浪費食物,果肉鮮美度高,更重要是農民有了收入。

使用本土水果內餡,是一種關懷農業的實踐,但是施明煌總是想要不斷挑戰。他的目光在數年前,看見製作麵包的進口麵粉,他想如果台灣農民能種,為何需要依賴進口。



他找到大雅小麥田,開始契作,開始研磨,他計算小麥經濟,其實精細計算,麵粉並不會增加太多製作成本,如果台灣數萬家麵包店,都願意開始使用台灣小麥,就算是小小數量,但是在加上台灣麵粉上市行銷,創造的小麥經濟絕對有助農民。

目前,他不斷研究台灣小麥特性,製作本土小麥的麵包風味,更重要是,大雅小麥供應金門製酒,適宜釀泡,不見得是最好的麵包原料,於是他又幫著農民找種源,希望求得專為麵包製作的麥種。

一路走來種種辛苦,種種獲得,但是施明煌不會藏私,有關小麥一切的追尋過程,他寫在部落格裡,希望更多人了解,更多人加入。

從社會工作到農業幫助,施明煌從麵包出發,將個麵包坊能碰觸到的事物,都拉進他的自然理念裡,那是一種回歸傳統社會建製,在地相依的合作關係。

在麵包坊裡,他自稱總兼,也堅持別人叫他總兼,因為他什麼都要兼顧,還有他厭惡總監字眼裡的權力關係。但是,有趣的是,他說他想當總統,他心中喜願共和國的總統,那是一個從小小麵包工坊開始,統整一切回歸自然的總統,那不是權力,而是更勞累的責任。

我知道,其實台灣有很多總統,很多人為著心中的自然、環保理念,想像一個國度,身體力行的宣揚實踐,而這個理念者,通常是小小理想國度中,最辛苦的前行者。

喜願是,溪底遙是,清水溝是,很多很多希望星火的組織、個人都是,在資本掛帥破壞生態後,一個回歸自然,讓人尊敬的美好國度。

寫玩了嗎?有關施總兼的共和國實踐。

還沒!

因為,在他種種自許的責任之後,更深羨他的下鄉巡查,走遍台灣319鄉,為台灣的老厝立傳,這點令人太生欣羨,如此快活的浪遊者。

從喜願出發,像不斷發覺般的看見施明煌種種行動,那種力量小卻撼人的理念,讓人感動。

有空去他的國度坐坐,品嚐喜願的麵包,如果碰見乘機偷懶的施總兼,聊聊他的建國大夢,聽聽他的島嶼新發現。

喜願,有趣的根源空間,一切想像由此而生。

分類:未分类標籤: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