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時寫搶救,真的會寫到煩,對於一個極度輕乎文化與環境的國家,在網路上窮喊搶救,累到半死,還不如寫風光、寫美食大家快樂。
但是,一看見那些在現場拼著不放棄的人,心裡酸,只能想多幫一下吧,縱使無力改變,也要留下記錄。
苗栗古窯風波,大家以為拆了就告結束,該是轉移關注。但是陶藝家鄧老師就是不放棄,一個人到廢墟裡挖啊挖,瘦弱的身驅抬磚排磚,那種不信挖不出寶的堅持,讓想放棄的人,都開不了口。
沒想到,一個人苦苦的挖,感動幾個人陪著挖,再牽動更多的人一起來挖,竟然在早成碎石斷瓦的四角窯中,挖出完整的窯床。
更重要,這個窯藝國寶前輩蔡川竹所造的窯,早是窯界中的金雞窯,東西拿進去燒,拜寶窯的威力,燒出的藝品都是極品,,這窯的好,窯業老師傅個個知道,就是政府不知道,把可以傲視國際的寶窯,當成廢磚打掉,從不知造就一口老窯的窯釉汗,可是得歲月粹煉。
也許天註定,老窯命不該亡,苗栗縣府敲下的窯頂磚石,剛好落下窯內形成支撐內層,再敲窯身都無大傷害,一挖開碎石,寶貴的窯床完整呈現眼前。
懂窯的人一看,心中驚喜,因為窯床與地下煙道設計,正是窯燒師傅馴火的奧秘所在,高明的造窯師,懂得如何利用空間來引火升溫,窯床的出現,不僅台灣窯師驚喜,連國外窯師也好奇。
但是專事開發的官府毫不在意,縣政府給228期限,讓人測繪,撿拾磚石,就是無意保留,並且時間一到,隨時前來敲毀窯床,再幹蠢事一樁。至於文建會,依舊嘴上關心,毫無動作,一切強調依法行政、尊重地方。
至於專治失職失責的監察御史,磚窯一拆再拆,死而復生,等待一線生機,但是隨著時間過往,大概只能嚥下最後一口氣,死後再等伸張正義。
古窯變苦窯,荒地裡等待的心情,窯寒人亦傷。
有時寫搶救,真的會寫到煩,但是想起那些視文化如糞土,談環境如無物的權勢嘴臉,如何能夠轉身無視。
再寫吧!苗栗古窯命在懸絲,伸手活,放手亡,大家選擇。
花了時間熬夜剪短片,也算告訴鄧老師,荒地搶救不孤獨。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