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一個人,瘦弱的身軀,踩在古窯的殘垣斷瓦中,吃力的翻起每一塊磚石。她心裡想著,歷史會不會在裡頭呢?
苗栗古窯風波,在苗栗縣府蠻頇的作為下,過年前一口氣拆除三座古窯,讓深具歷史價值的四角窯、包子窯、八卦窯煙囪應聲而倒,成了荒地上消散的歷史亡魂。
古窯搶救行動的失敗,挫敗愛護文化資產人士的心靈,只能寄盼保留剩下具有價值的殘蹟,來日能有重建的一天。但是沒想到,苗栗縣府快速拆除後,又迅速發包清理,以粉碎機不斷粉碎殘餘磚瓦,進行整地工作。
面對這種破壞在先,毀跡在後的作法,對於後續監察院調查文資保護程序是否違失,形同毀滅跡證的行為,讓古窯搶救人士氣憤。更讓人寒心的是,在殘倒的磚瓦之中,依舊存有深具文史價值的器物,一旦完全粉碎破壞,無異是讓台灣珍貴窯業歷史片骨不存。
整件事,苗栗縣府宣稱依法行政,但卻遺忘身為文資保護地方單位,理應盡最大力量保護文化資產,如果事事只推依法行政,那官方何必設置文化保護局處,擔負審核搶救文化資產之責,就一切交由警方與公務單位處理,依法行政的破壞台灣古蹟。同樣的身為中央單位的文建會,在地方文化資產出現異議,不能進行緊急指定,讓文化資產保護有更多的討論空間,到後就是雙手一攤的尊重地方權責,宣稱一切依法行政,那麼又何必設置文建會,花費公帑聘用專精人士,處理地方文資爭議,一切交由地方依法行政不就可以。
這種文資保護怠忽失職,拆除毀壞依法行政的心態,正是當今公務員最壞的習性,嚴重的朝開發破壞傾斜,強制拆除的部分依法行政,文化保護的努力就是跳過省略,這種選擇執法的依法行政,正是最壞的公務員心態。
以愛台灣為名,太多拆除台灣歷史的歷史正在進行,當苗栗縣府以建造馬奮館自滿迎合上意,以邀請卡瑞拉斯自傲跨足國際,但是對於苗栗在地歷史卻是冷默的讓人寒心,誰才是生根於苗栗的珍貴文化?
當一度曾經被官方宣揚的古窯歷史,在現今像棄物的被拆除毀壞,身為竹南蛇窯主人的鄧淑惠老師,懂得它的珍貴,深知台灣所有碗盤瓦石的生活史文明,都在這些古窯的殘垣之中。於是,她一個人行動,從搶救到挽救,像荒地上的傷心工蟻,希望翻遍殘垣的一磚一瓦,找出所有值得保存的文化資產,控訴現今政府的文化冷漠。
一個人在荒地,身影孤單,那是一種意志不屈的苦行聖戰,也許有更多人願意走入荒地,幫著搜尋,撿視台灣文化的遺骨,讓苗栗古窯破壞事件,不會就此匿聲消失,讓違失正義的官府無法毀壞滅跡,更讓接續登窯的文化資產保護行動,凝聚更大的力量。
看著一位瘦弱女子,全力的搬動巨石磚瓦,那種撼人的意志,讓人動容。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