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以為,松菸文化園區的BOT,將請來日本建築大師伊東豐雄親自操刀,為松菸古蹟進行再造。
等到一月十五日簽約,公佈文化園區設計圖,才發現伊東豐雄的設計,只是松菸工廠旁的一塊空地,興建十四層高樓的伊東風格建築。
至於大家關心的古蹟主體,市政府會再在編列預算發包修繕,無關伊東豐雄的事。
我只是在想,ITo大師曾經為札幌啤酒北海道工廠,設計有名的Guest House,當他到台灣,看見這個同為工業遺址的菸廠,他會是什麼樣的心情,什麼樣的設計觀點?
整個松菸案分成二大塊,一個是爭議連連的巨蛋體育園區,一個是讓人期待的松菸文化園區。
大巨蛋體育園區,取走松菸右側空間,移除砍盡千棵樹木,在高密度的建築設計下,如同一個新的東區商業空間,有百貨公司,有五星級旅館,就是缺乏都市需要的綠色空間。
一個原本不應開發保留自然的地區,或是低度開發成為公園的地區,在政府、企業一依孤行,硬是要玩成商業中心,那麼面對老樹保護,面對交通癱瘓,面對居民抗議,面對違法控告,大巨蛋還要等很久。
至於松菸文化園區,因為含括松菸工廠的古蹟本體,開發的方式,更是受人注意,大家期待朝向工業遺址再利用的角度發展,早期一直傳出誠品有意BOT經營。
後來,競標者不多,誠品退出,只剩漢洋建設與富邦建設參與,參與者少的原因,除了隔壁體育園區開發的困難重重,讓多數企業擔心位於古蹟本體的文化園區,沒有妥善規劃,又將是一場風暴。更重要是,對於企業,如何開發、經營一座備受矚目的歷史建築,大家沒經驗,也不是企業之利。
結果,一月十五日簽約典禮,公佈設計圖,才發現原來文化園區設計,只是在左後方找出空地,請伊東大師蓋棟大樓,松菸古蹟本體後續再修,市政府為這點子,美其名為「整體規劃分期開發」。
我不太懂,為何無法以工業遺址再利用的精神,修繕面積廣大的工廠,並且適度的再利用,無論作為商業空間,文創教室和藝術工作室,都是好設計,國外也有許多好例子。
如今,松菸古蹟本體不修,東邊一大區塊蓋上大巨蛋、旅館、百貨公司,西邊再找出一小塊,蓋上文創大樓,松菸又被掩藏在大樓之內,失去原有的寬闊壯麗。
整個松菸開發BOT,至今才發現真的是一場大騙局,以松菸為名,圖企業之利。
那感覺就像鄉下住老宅的阿公,長孫跑來說「阿公我愛你!」,騙走東邊土地蓋大樓,然後小孫子也跑來說「阿公我愛你」,騙走西邊畸零地蓋大樓,然後被眾人愛的阿公,依舊住在破舊的老宅,無人聞問。
松菸就是如此!政府、企業都說愛松菸,要讓松菸重生,結果只愛松菸旁的土地,至於松菸依然破舊,依然成為開發下的犧牲者。
大家都愛阿公咧!嘴說說,貪土地,誰真關心他的死活。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