§台灣山毛櫸國家步道§(2008)


傳說,有一種樹,在霧氣的山區裡,伸展扭曲的枝條,緊抓天際。

傳說,有一種樹,在深秋霧散時刻,陽光穿過金黃的樹葉,打造森林裡的黃金殿堂。

傳說,有一種樹,曾是史前恐龍的鄰居,當冰河時代的大滅絕來臨,它退守山區陵線,以一種不屈姿態存活下來。



這種傳說的樹,名為台灣山毛櫸,有個美麗的別名,叫做台灣水青岡,屬於台灣特有種,以少量的族群生存在台灣2000公尺左右的山區。

想要欣賞成林的台灣山毛櫸,熱門的景點是北插天山,但是來回七、八小時的路程,加上急陡險峻的山路,不是一般人能夠登頂探望。

人們追尋山毛櫸,不怕勞苦地跋涉上山,直攀稜線,只為了走入秋天那滿樹金黃的醉人景象,而夸父綠小灰蝶,為了山毛櫸尋上近2千公尺海拔的深山中,卻是為了生存,為了繁衍子孫後代。山毛櫸是冰河時期的孑遺植物,而夸父綠小灰蝶只依靠山毛櫸生存,兩者都是有生存危機的待保育生物。 

宜蘭太平山森林遊樂區去年開闢了一條山毛櫸步道,這大概是親近山毛櫸純林最便捷的道路,這一片純林,大約有900公頃,十分壯觀。 

山毛櫸這一屬雖然廣泛分佈於北半球,但在台灣只有唯一的一種,正名為「台灣水青岡」,也有人稱「台灣山毛櫸」,看名稱就知道,這是台灣特有種,為?斗科。台灣山毛櫸也是受政府公告保護的冰河時期孑遺植物,不過,它的名氣顯然與同樣是孑遺生物的櫻花鉤吻鮭,相差甚多了。 

台灣山毛櫸是依照四季作息的落葉喬木,秋日,枝條上的樹葉綠色漸褪,逐漸轉為金黃色,森林如畫片般多彩,讓人迷醉;這樹雖然長得雅,卻不柔弱,它特別愛長在山稜線上,迎著強風挺立,散發堅韌而光采的生命力,它的分佈包含南北插天山、反高學費 、飯包尖山及阿玉西峰等山區,這個時節由遠處眺望,只見山稜線蔓延著一條黃色漸層帶,勾勒著秋天的味道。 


說到台灣山毛櫸,就不能不提一提夸父綠小灰蝶,這是依靠山毛櫸而生的蝶類,山毛櫸既被列為稀有,幼蟲只吃山毛櫸嫩葉的夸父綠小灰蝶,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就可以想見了。 

夸父綠小灰蝶(Sibataniozephyrus kuafui Hsu and Lin),命名來自於發現者的感嘆;這種台灣最晚發現的蝴蝶,發現大約只有10年時間,牠們只在雲霧中、太陽初初露臉的一剎那才會大量湧現,發表牠的學者之一的徐堉峰就解釋說,為了找牠,常要在天色未亮前就摸黑上山,只為了守候雲開見日的短短時間,謎樣的蝴蝶,讓他常自嘲找尋牠真有如「夸父追日」般辛苦且充滿傻勁,於是有了這個名稱。 

今天,走入山毛櫸林中,終於能夠理解為什麼有人願意花7、8個小時,艱辛地攀上北插天山,而理由只是為了親炙山毛櫸的秋日風采。比較起來,太平山森林遊樂區山毛櫸步道,是便捷得多,全長3.85公里,路況也好,來回大約4個小時。 

山毛櫸步道是依循過去森林鐵道開闢的道路,入口就在翠峰湖旁,由於道路原本是舊鐵道,前半段的道路非常平整好走,坡度當然也很緩,直到鐵道轉轍器遺跡之後,大約1公里的路程就是明顯的下坡了,坡度雖然陡降,但去程全程下坡,體力還能支應,最累的還是欣賞完山毛櫸,回程的上坡路段,連綿不斷的階梯讓人好似吸不到氧氣般,累到說不出話來,不過,腦海、相機裡滿載的金黃秋日畫面,就是最有價值的回報。 







分類:未分类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