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油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,開發填海位置在大潭電廠北方的藻礁海岸線上。
面對開發爭議,中油宣稱,一、藻礁已多為沙埋,二、多為死亡礁層。
「發現在工業港的興建範圍內幾乎沒有藻礁,在靠海岸的潮間帶部分,活體藻礁覆蓋率只占觀塘工業區總面積3.18%。」(註一)
5/1今日大潮退潮,前往空拍,可以發現。
一、藻礁岸邊為沙埋(也是因為人工造堤的突堤淤砂作用),但是大退潮後可見未遭沙埋的廣大藻礁。


實際計算距離,排水道北方,沙灘約40公尺,露出藻礁約250公尺,水下向前延伸更遠。
實際上,「大潮退潮」後,藻礁大面積露出,並非中油宣稱多數遭沙土掩埋,沒有藻礁。(再強調一次,掩埋也是人工築堤引起)。

第二、藻礁並非多屬已死亡,造礁功能持續進行。根據照片顯示,排水道北方開發區的藻礁,礁體上仍有藻類生長,呈現暗紅色,並非死亡礁體的乾褐色。

根據劉靜榆老師的調查,大潭藻礁的生態狀況,可能比南邊的觀新藻礁還好,必須進一步詳細調查。同時根據許民陽老師表示,外海藻礁繼續造礁,還是能向岸邊生長,一旦毀掉填埋礁體,就沒有機會。
空拍照片為鑑,大潭電廠排水道北側開發區,藻礁赭紅一片,它以真貌廣大顯露,破除中油藻礁已被沙土覆蓋,並且已經全滅的謊言!

第三接收站開發興建在排水道北側,預計開挖填埋70多公頃藻礁海岸。



藻礁海岸上的生物。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