★阿塱壹的最後時刻—地方政府的極限、中央政府的怠惰★(2012)


真的!阿塱壹已到最後關頭,2012年1月24日民間過新年時刻,阿塱壹古道即將走完它的人間旅程,因為文資法內規定,暫訂古蹟「必要時可延長一次」,屏東縣政府二次暫訂古蹟,已經用盡最大能耐。

在保護阿塱壹古道上,屏東縣長曹啟鴻幾乎是在居民痛罵聲中,堅持守護環境的信念,下鄉開說明會被鄉民指著鼻子罵,就連在縣府也被抗議丟雞蛋,但是他還是堅持要保護這個地區。


但是在文資法17條規定,「……暫定古蹟於審查期間內視同古蹟,應予以管理維護;其審查期間以六個月為限。但必要時得延長一次。」,換句話說,2011年1月緊急暫訂古蹟,7月再度延緩一次,到2012年1月,阿塱壹已經無法再暫訂。

最後大限已到!地方暫訂權力有限,並且阿塱壹自然區域跨越屏冬、台東縣市,唯一只有中央出面,要求農委會、文建會以永久保護方式「劃設阿塱壹自然、文化保護區」,或是行政救濟方式,要求交通部公路總局台26「無限期停工」,除此之外別無他法。但是幾年來,環境團體與地方政府為保護環境不斷努力,中央政府卻是依舊漠視,總統嘴上高喊「環境優先」,實際對這塊自然海岸線不聞不問。

幾年的阿塱壹保護運動,已經引發全國各界的關心,每一位踏上阿塱壹土地的民眾,都是深愛這個地方,希望國家能出面保護國家資產。更多的環境團體,也自願的投入阿塱壹的調查與保護工作,屏東環盟守候綠觿龜,地質、生態學者調查出更多生態數據,千里步道協會展開舊古道的修復工作。

甚至對於當地居民,也展開溝通與組織工作,希望讓居民瞭解,所謂「修正方案的道路內移200公尺」,一樣對阿塱壹造成危害,因為阿塱壹的珍貴,不只是一條古道,而是陸海相連,並且沒有開發干擾的自然寧靜區域。一開工,不是古道被破壞多少,而是千百年自然生活的生物,就受到嚴重的干擾與傷害。

自然區域的保護,已是世界共同責任,對於阿塱壹的保護,絕非只留一條風光明媚的自然步道,而是對於區域內物種生存權力的尊重。

當地居民的抗爭,開路是個被轉化的問題,原因在於當地長期被漠視,甚至政府從未引導阿塱壹自然資產,成為居民發展的願景,讓居民賴以唯生、願意守護,反而寄望一條留不住遊客的快速縣道。居民真心要的是發展願景,當什麼都沒有,長期被忽視,有開發就緊抓,那管是毒藥或甜糖。

政府該做的事,民間全力投入進行,地方政府爭取最大時間,但是中央政府呢?擁有最後決定權的中央政府,卻是在阿塱壹保護上,長期缺席。

1月6日,保護阿塱壹行動會在上街,如果不能有更多人到場關心,那麼在民間歡慶新年時刻,阿塱壹會孤單的在海角寫下終曲,那塊東南海角寧靜的國土,將會成為消失的天堂,在推動開發利益團體的覬覦下,讓轟隆機械聲,推出一塊台灣之恥。

阿塱壹保護至今,已有超過400位學者、900個公民團體、57000多位公民連署,加上更多到訪、關心的民眾,已成一股十萬百萬計的社會巨力,每一個關心阿塱壹的公民,都連結著許多選票,如果中央政府依舊漠視保護阿塱壹自然區域,就讓選票制裁政府,讓破壞環境的政權,走入除舊的歷史。

1月6日,保護阿塱壹的最後時刻,不能扭轉府院蠻頇,就只能含淚向阿塱壹道再見!

分類:開發, 海岸標籤: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