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311福島核災週年—歸零。下一個世代免於恐懼的權力◎(2012)


現今的世界,為下一代決定太多,尤其核能這種萬年不朽的能源,一旦開啟,下一代連拒絕的權力都沒有。

311福島核災週年,東日本地震引發的海嘯、核災,讓人們驚覺核能的不安全性,在廉價、巨能的迷思下,人類社會已經付出太多代價。


多年來,反核論述的爭點,落在效率與安全之上,但是核災真實的發生,讓人思考一個問題,核能不只是這一代好與不好,用與不用的問題,而是憑什麼我們這一代,開啟一個下一代可能承受不起的災害,甚至下一代生存,必須面臨毀壞、死亡、以及消失的故鄉。

歸零:核災歸零、恐懼歸零。在311福島核災週年之時,台灣數十個公民團體發起遊行,要求政府正視核災危機,停建核四,走向非核家園,讓人民免於恐懼,不該再漠視麻木或一錯再錯。

台北的遊行現場,下午一點鐘在龍山寺集結,在一點四十六分東日本大地震發生的週年時刻,現場全體為受難者默哀一分鐘,然後隊伍出發,一路繞行西門町區域,朝向總統府前的凱道前進。

在參與遊行的隊伍中,看見灣寶的洪箱、都更的彭龍三等人,都在自身奮戰的土地議題後,前來反核遊行幫忙。洪箱幫忙發著反核紙板,發揮社運女俠的精神,為環境盡分心力,農陣青年也組成一隊,幽默的喊著「只要來電、不要核電」的口號。

除了公民團體之外,許多市民在途中加入遊行行列,讓人數不斷增加,在到達遊行終點的凱達格藍大道前,遊行人數已經逼近一萬人,其中有太多是關心核災的新面孔。

一位就讀大學的陳同學表示,她是第一次出來反核,因為以前覺得核能很方便,也沒有特別思考過核能議題,但是福島核災,讓她震驚,開始收集訊息,明瞭很多想法錯誤,在311週年,找同學一起走上街頭。

在台灣,許多人都知道核能風險高,但是都以為台灣必須依賴核能,對於追求非核家園不太積極。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賴偉傑說明,實際上核能在台灣只佔總發電量16%,但是建廠花費金額卻是天價,其實透過節電,推動自然能源,甚至改變耗電的產業結構,台灣必須依賴核電完全是迷思。

在遊行隊伍中,蘭嶼的反核隊伍由蘭嶼居民及旅外青年組成,吸引許多人的目光。一位蘭嶼青年表示,台灣使用核電,卻把核廢往蘭嶼丟,完全是不正義的行為,他們長年不斷和平表達訴求,但是忍耐是有極限,如果再忽視蘭嶼核廢污染,蘭嶼人會生氣,會用最激烈方式對抗。

台灣環保聯盟王俊秀表示,長期使用核電,卻常常忽視付出的代價,不只高額的建造經費,讓核電不便宜,核廢的處理也是一大問題,日本核災後,他到福島參訪,看見一座空城,更清楚這種慘痛的代價,不是人們承受得起。

隊伍走到台北火車站前,為了表達核災的危害,在模擬核災警報後,讓參與遊行的人員,躺在路面,形成驚人的景象,也讓路過的人潮,停下步看著眼前的景象。

在現場,有許多父母帶著小孩來,表達自己的憂心,一位父親說,一旦核災發生,痛苦的是下一代。

遊行群眾陸續聚集到凱道,錯估人數的警方,必須臨時增加一個車道,才有辦法容納不端進入廣場的群眾。

日本核災後,不斷提供日本災後資訊的作家劉梨兒上台表示,地震、海嘯讓日本受創慘痛,但是真正遺害萬年的是核災,至今許多日本人無法回到故鄉,反觀台灣國土不大,一旦發生核災,根本無處可躲。

晚間時刻,開始下起大雨,部分帶著小孩的家長離去,但是許多青年學子撐起傘、穿上雨衣,依然留在現場。

311核災週年,全球都有反核行動,台灣發起核災歸零、風險歸零的行動,就是希望謙虛的思考,人類的未來,更重要是這一代有何權力,開啟下一代承受不起的危機。

但是,讓人憤怒的是,核災已發生,民眾有覺醒,政府卻是依舊蠻頇,持續推動核能,根本不願從歸零的思維,避免核災的危害。

分類:反核標籤: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