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市更新浮濫,當一棵百年芒果老樹,都會因為都更被砍掉移除,不禁讓人懷疑,都更到底在創造一個什麼奇異世界。
新北市新店區碧潭國校路上,推動都市更新計劃,更新區裡一棵估計約120歲、高達20多公尺的芒果老樹,生長在都更區內,竟然也成為「釘子戶」,面臨被砍掉移除的命運,許多當地看不下的居民,紛紛發聲抗議,要求保護這棵見證碧潭發展的老樹。
一位60餘歲的當地居民表示,芒果樹在她小時候就長的很高,在碧潭還沒有大樓林立時,從碧潭石壁的橋頭,遠遠就可以看見芒果樹。因為芒果樹長的很高,小時候吃芒果,還需要用彈弓彈。
芒果在17世紀傳入台灣,在台灣平地因為種植變換,或是區域改變,要留下百年芒果樹已屬少見,這棵生長在碧潭的百年土芒果樹,如同珍貴的芒果老祖,成為重要的生態資產。
百年來,碧潭風貌變遷,芒果老樹始終屹立,但是都更一來,百年生根,竟然經不起都更摧殘。
探究問題的根源,發現國校路的都更計劃,不僅造成生態危害,其實形成歷史破壞。
根據關心國校路都更案的林小姐表示,都更區域中有大面積的國有土地,原先是木造歷史建築的公務員宿舍,開發建商先購買一小塊土地,依循都更條例27條,「都市更新事業計畫範圍內公有土地及建築物,應一律參加都市更新」,先取得大面積更新土地,再依都更條例25條,超過五分之四同意,強迫其他私地地主參與都更。
買小地,併公地,再吞私地,成為現今都更找上國有地開發的都更絕技。
問題是,這些國有地上,通常存有許多歷史建築,或許長期隱沒,尚未被認定古蹟價值,但是常常是一個地區僅存的歷史遺跡,一旦消失就難以挽回。
碧潭國校路的木造宿舍,已經是面臨大開發的新店地區,難得留有日本時期到國府來台時期的歷史建築群,也正是因為芒果老樹生長在歷史建築群裡,老樹、古屋相依相生,才留存到現今。
都更一來,歷史建築在政府以建築窳陋、治安問題,配合條例交由建商都更,在審查通過後,快速被建商剷除拆毀,留下一地歷史殘片,唯一留剩的歷史老樹,也面臨砍掉移除的命運。
當地居民憂心,指出老樹並未列為保護老樹,外來命運堪慮,就算想移植,如此巨大的老樹,一旦移植也是沒命。
不語的老樹,無奈的等著最後死亡的命運,但是在眾人齊聲保護下,老樹成為建商眼中「釘子戶」,更加想快速移除。
碧潭芒果老樹的事件,凸顯都更的荒謬性格,都市更新以「土地有計畫之再開發利用,復甦都市機能,改善居住環境,增進公共利益」為由,但是卻是在不斷拼容積蓋高樓的開發建設下,毀掉老屋、毀掉老樹,如果一個都更辦到變成推土機政策,推到珍貴的生態、歷史資產,都更倒底是在追求美好的明天,還是沒有過去的明天。
同樣在台大溫州街教職員宿舍區,也面臨都更計劃,區域內有日本歷史建築群,殷海光學者的市訂古蹟,以及仿如巨木森林的珍貴老樹。以都市居住生活品質,已經是最優的環境空間,竟然還能推行都更,來破壞歷史,破壞生態,無異成為都更的最大嘲諷。
甚至喧騰一時的新店十四張都市更新計畫,為了建設捷運站與重劃區,不斷拆除舊聚落與古厝,甚至有著200年的利記公厝,都面臨拆除拆除搬遷的命運。以徵收方式強取土地,進行都市更新,新的豪宅高樓林立,竟然容不下歷史留存,這是遺忘過去的台灣更新模式。
國外推行都市再生,以重建老舊社區生活機能為目標,對於富含生態、歷史區域,在最小拆除下,重造公共安全空間,其餘能修善盡力修繕,保留原始生活樣貌。但是在台灣,卻是居民也趕,古屋也拆,老樹也砍的粗暴都更政策。
從王家拆屋風波的人權議題,到碧潭老樹、台大老屋的歷史、生態議題,都更產生的一連串風暴,確實必須重心檢討這部條例,在授權建商的貪婪野心下,究竟要將台灣毀成什麼模樣?
碧潭老樹在呼救,躲過百年風雨,卻是躲不過都更來襲!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