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水果與土地—政黨們吃軟柿的偽善邏輯◎(2011)


柿子一斤二元風波告息,在農作賤價與農業救助之間,二個政黨打了一場愛農民攻防戰,在一斤幾元的補貼收購中,其實不去深究產銷制度,以及解決農民搶種的問題,就讓愛農民簡約化成發農民津貼、給農損救助的小施小惠。

但是真正大條的土地問題,卻是碰也不碰。


對於農民,水果價格的起起落落,只是一季價格的變動,但是土地徵收的土地剝奪,卻是一世務農的中斷。如同農陣詹順貴律師所言,土地徵收後的農地剝奪,就是農民身分的剝奪,不只農保終止,失去農民津貼,一旦沒土地種水果的農民,那來農作談論補貼。

失去土地就是失去一切,一旦土地被剝奪,水果一斤多少還算什麼?

但是攸關農民土地權益的土地徵收條例,在國民黨一手主導修法,忽視農陣民間版精神,篡改邀請學者版條文,將整個法案從保護農業的大修,變成付錢了事的小修,國民黨版的土改法修正草案,只是重新以市價徵收再度合法國加強取土地的權力。

這個問題重重的土徵法草案,送進立院,最大反對黨的民進黨,也未為農民守護土地或爭取什麼,除了長期關心農民的田秋堇立委,出面和農民高聲呼籲,整個黨團就在併案協商下,為了會期結束趕進度,讓問題重重的土徵法修改草案逕付二讀。

一黨強行過關,一黨低調放水,當兩黨可以為農民補貼大吵特吵,卻不願為土地徵收極力辯論,反映的心態就是沒有政黨願意去擋財團的財路。

近十年來,土地徵收的發動,作為學校、道路的公共建設,面積並不大,真正廣泛的是財團為發展而需求的農地,數百公頃的工業地,數千公頃的特定區,無論蓋工廠、蓋豪宅,全是財團取得土地來發展,強取的手段就是透過土地徵收。

修改一本保護農業的土地徵收法,其實也中斷長期以來財團以強取人民土地創造私人財富的管道,當土地取得不易,或是必須協議價購,財團失去低廉地價的土地暴利,當然憂心土地徵收法修得太過保護農民。

當財團不高興,依賴財團捐助的政黨,當然不能太賣力。於是,水果價格、農民津貼這種國庫買單的小施小惠,可以吵的翻天覆地,但是攸關農民世代生計,台灣農業永續發展的土徵大法,卻是過關的安安靜靜。

政黨的偽善本質,人分貴賤、事分大小,不能得罪的,不談不碰,可以犧牲的,給點小惠。土徵法即將三讀,下次再修不知何年何月,一旦修法通過,最爽的是財團,多付些錢土地照拿,悲苦的還是財團要、政府搶、黑道隱現的弱勢農民。

土地與水果,一場柿子風波,只彰顯政黨挑軟柿子吃的偽善邏輯。

12月7日下午二點,農陣發起監督土徵法修法記者會,再不關心,為來會有更多失去農地的農民,將會失去農民身份,也沒有農作可以論價,那才是真正農村大代誌。

分類:農運, 農業, 土地徵收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