★夜裡不眠的人(2)–翻找一條古道的未來★(2011 )


完全漆黑,空氣像裹上層層黑紗,悶著眼不見一切,耳邊只有浪濤拍岸,億萬卵石撞擊發出的廣闊聲響,隨風,由遠而近,以奔騰的氣勢,奏響著自然的樂章。

翻過山,也許燈火通明,一座座不夜之城,但是晚間十點的阿塱壹古道,已在海浪的拍動中,沈沈睡去。


古道睡了!但是古道上許多的生物,開始甦醒,在清澈溪流,在枝錯林間,在寂靜海岸,舉辦屬於自然派的夜間聚會。

九月,多種陸蟹,從生存的陸域上,成群的湧向海洋,為了交配,為了繁衍,或是為證明一塊自然土地的珍貴,於是爬出林間,越過草叢,橫過礫灘,在潮來的岸邊,物色愛情的另一半。

一盞微弱的光,從遠方而來,搖搖晃晃,忽明忽滅,伴隨著彎腰的姿態,仿如一隻起伏的夜螢飛舞。

楊信得緩步走來,一位靜宜大學生態所的研究生,在劉烘昌老師的帶領下,展開半年多的阿塱壹生態調查,針對溪流與潮間帶的生物相,作出完整的記錄。

在阿塱壹暫訂為自然地景保護區後,就像重啟一場生存競賽。

白日,許多關心阿塱壹命運的朋友,以足跡走出阿塱壹的愛,宣告世間的不捨,如何以開路,破壞恆貫千古的寧靜。

夜間,劉烘昌老師的研究團隊,扮演著重要的調查記錄角色,在每一條溪流,每一片草叢,以及每一塊石頭下,找尋屬於阿塱壹的生命蹤跡,以詳實的數據,證明這塊山海區域的珍貴價值,

楊信得已經許多夜晚無眠,有時三人一組分頭調查,有時一人獨行孤單作業,在暗夜裡穿梭古道,只為著暫訂時程裡的搶救行動。

黑包圍著夜,濃厚的夜霧,讓黑更黑,一盞孤燈下,在溪流裡佈置補蟹籠,在岸邊翻找物種,已經沒有太多時間,思索夜霧中莫名的驚懼。

黎明前夕,沙灘的另一頭,二位不眠的人,靜候在礁岩高處,屏東環盟的洪輝祥與劉哲瑋,義賣著農場洋蔥募集綠觿龜保育基金,租了間旭海的破舊房物,建起了前進基地,於是在太陽昇起前,他們總是到高點,等待迷途多年的綠觿龜,一旦上岸產卵,就成阿塱壹不該破壞的生態信差。

洪輝祥老師總是不斷的覆述,阿塱壹的生態樣貌,在公路總局的環評報告中,就有15種稀有種植物、25種特有種植物、18種特有種動物、36種特有亞種動物,包含4種一級保育類、26種二級保育類、19種三級保育類的生態敏感區,這些只是興建道路的附近處,就有如此茂密多樣的生物相,還不包括更大的山海區域。

阿塱壹的珍貴在此,千百年自然區域的樣貌,讓生物不受干擾的生存繁衍,道路造成的擾動破壞,絕非海岸路線內移200公尺,開挖隧道就能避免,甚至必須讓開發的公路總局清楚,保護的是一塊區域,不只是一條古道。

幾年來,看著洪輝祥老師守護阿琅壹,不斷南北奔波,有時白日在台北街頭高聲疾呼,拜託大家伸出援手,有時暗夜在遙遠海岸靜靜守候,等待生命中最深的感動,一切動力,只是為愛,愛著人間漸漸遺忘的自然心靈。

東北季風來臨,疾風吹動著波濤,在黎明出現的時刻,翻找阿塱壹生命蹤跡的人們,疲憊的踏上歸途,等待著下一個夜晚的來臨,繼續無眠的保護行動。

夜裡的孤單身影,在東南方的海角,以一種不屈的姿態,書寫人間的深戀,讓夜色阿塱壹,有著溫暖的微光。

分類:環境, 生態, 開發標籤: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