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強的力道,讓根本不該興建的台26線,在許多有力人士強推下,就是修改路線、開鑿隧道,也是執意興建。
為什麼?
原來,自然純樸的東南角海岸,像塊肥厚味美的丁骨牛肉,讓太多利益者,垂涎欲滴。
丁骨牛肉!看看那張變色的台灣東南角地圖,道路是骨,土地是肉,像不像一塊丁骨牛肉!
那是誰在大吃丁骨牛肉呢?
台26線爭議,目標一直放在開發的公路總局,其實公家單位總是有說不出的苦水。公務員坐領乾薪,也是安逸過一天,鐵著頭讓眾人罵,建條遺臭萬年的公路,背後一定有非建不可的理由。
理由是一群有力人士要求興建,但是在這些有力人士背後,還躲著一群有地人士。
是的!有地人士,這也是台灣最南岸的台東、屏東一帶,土地的開發問題。
如果分析土地開發模式,許多地區還在搞BOT、ROT的公地民用模式,但是在台東、屏東台灣的最南岸,卻是大量的私有地開發,墾丁早已一大片私有旅館潮,台東隨著觀光熱潮,開始慢慢出現。
仔細分析,這些突然冒出來的開發案,其實一點也不新,許多是老案新翻,更多是買好土地的現今現身。
這就是開發問題的根源,從二十多年前開始,早有許多企業或個人,以集資合股,或財團抑助方式,在屏東、台東南方一帶搜購土地,或是原住民保留地談人頭合作方式,伺機開發土地。
最熱門的墾丁,開發已到極致,加上國家公園成立後的管制,現今想動也不容易。
於是,開發的壓力開始移轉,轉向仍是自然原始的東南角海域。
東南角海岸的開發移轉,除了觀光熱潮的擴散,還有就是軍方的解禁。在過去,台東南田以南到屏東港口以北的海岸線,可不是隨意進入的觀光地區,那裡是機密飛彈的試射基地,也是艦砲、飛機對岸射擊的海域,當然還包括一度想建造的潛艇基地。
軍方駐守,別說興建台26線,就連挖條山路,誤闖演習區域,都是妨礙軍事機密。當地居民對那片海岸土地,還自嘲是最近這十年和觀光客一起認識。
但是,時代變了,軍方退守山區,沿海的台26線浮了出來。
對於中央或地方政府,以旭海為三角中心,連通南田、佳樂水、四重溪三個地點,構成東南角的旅遊網絡,就像一塊肥美牛肉,只需要加上丁骨,就能提昇價值。
這牛肉上的丁骨,就是興建台26線與修建199縣道,這也是東南角海岸開發中,分期進行的修路規劃。
台26線中,南田到旭海溫泉是第一步,接著第二步是拓寬改善199縣道,從旭海經由牡丹接到四重溪溫泉,再來第三步就是阻力最大,從旭海經過南仁山保護區到佳樂水,開通台26線全線的終極目標。
早期,公路總局就曾經提出修通台26全線,墾丁國家公園反對道路破壞南仁山保護區與港仔沙丘與九棚沙丘,妥協的條件是從港仔到港口的台200與200甲縣道拓建。
但是,在現今一步一步開發之後,頂頭上司是營建署的國家公園還守得住,或說還想守住南仁山保護區東端的自然海岸線,就是一個有待考驗的事務。
那樣的開發壓力有多大,套句觀光業者的分析,墾丁玩夏季,缺乏冬季溫泉吸引,走鵝屏公路到四重溪溫泉太遠,如果開通墾丁到旭海的台26線,地區觀光再翻一倍。
玩墾丁、旭海泡溫泉,旅遊業者怎會不知,搶地大戰早就暗潮洶湧,更有先行建設Villa,就等路通一天。
於是,開發的壓力,不只在政府地區觀光的規劃,更有一堆業者買好土地,就等道路修通的開發利益。
當公路總局悶著頭上陣談開路,背後倒底有多少說不出的壓力。更有趣是在開路說明中,強調修路方便居民進出,真實的是經過誰的土地,花下數億經費,倒底幫助誰的利益?
那些躲在幕後的有地人士,就等著煎烤這塊東南角海岸的開發牛肉,台26線的南田–旭海是首役,後面還接著分期開發的壓力。
阿朗壹古道,命運很坎坷,古時部落征戰,早期軍方砲擊,到了現今又是商業豪奪,一條古道難以太平,甚至大家才認識就要消失。
然而,東南角海岸線,不只是人文的阿朗壹古道,更是生物的重要棲息地,陸域、海域物種眾多,也是台灣珍貴的地質教室,一個海岸線從礫灘、到岩岸到沙丘再到礁岸,短短數十公里,變化巨大,甚至岸上岩壁都記錄著台灣島嶼的生成歷史,破壞這塊區域,簡直是生態殺手的罪大惡極。
該擋住開發,不過不是一條路,而是整個東南角海岸區域,這塊幾乎算是台灣開發密度最低的地區,要求國土重劃完全納入國土保育區,讓那些有地人士徹底死了心,也不必日日夜夜找著有力人士,上通中央、下達地方,成天就想破壞自然生態,煎烤肥滋滋的東南角丁骨牛肉。
台26北段開發,像是禁錮魔咒的瓶蓋,一旦打開,不只是一連串的道路興建,更是一塊塊的土地開發,台灣自然國土又死了一塊。
應該齊力保護,讓有地與有力人士看清楚!在那綿延的海岸線,牛肉不見得吃的到,但是想保護海岸的石頭倒很多。
發表迴響